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教材出版如何创新求变 - 教材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教材论坛
教材出版如何创新求变
作者:周松等
2014-10-27 13:06:12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网 
 

  教材出版是大学出版社的重要业务板块,也是各大学社的生命线。面临数字化大潮的冲击、无纸化教学等新形势,教材出版如何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向更高标准看齐?

  西南师大社:寻找更多切入点

  □周松

    核心观点:在拥有相对成熟的教材体系的情况下,编辑团队努力寻找更多新的切入点,抢占先机,做到了音乐出版的可持续发展。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高校音乐教材出版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多年来一直被全国几百所音乐院校作为首选教材。在拥有相对成熟的教材体系的情况下,编辑团队努力寻找更多新的切入点,做到了音乐出版的可持续发展。

    开发有特色有实际教学效果的教材。高校教学中总会有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西南师大社的编辑团队便把这样的好经验总结出来,出版教材,向其他高校推广,《视唱分级教程》就是这样来做的。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学生的基础课,但真正能要求学生在本科四年的每一年都上这门课的高校寥寥无几。不过也有个别音乐学院要求全校学生在本科四年的学习中每年都必须上这门课,这使得其学生的视唱练耳功底非常扎实。出版社敏锐地抓住了这个需求点,组织视唱练耳学科的专家教授编写了《视唱分级教程》。该套教材一出版便受到了全国音乐院校师生的欢迎,多次重印,更是在最近入选了教育部公布的“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扶持交叉学科教材的出版。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学的发展,一些交叉学科应运而生。《自弹自唱教程》就是这样一个例子。钢琴系的骨干课程是钢琴,声乐系是声乐,那么音乐教育系的骨干课程是什么呢?为此,出版社约请资深的专家来编写此门课程的教材,较好地完成了《自弹自唱教程》的出版。同时出版社还花大力气做好了比赛、学术研讨会议、师资培训等工作,使该教材得到了广泛认可,多次重印。

    (作者系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助理、音乐教育分社社长)

  南大社:合作创新有所作为

  □戚宛珺

    核心观点:南京大学出版社的经营理念是“学术立社,品牌兴社”;发展思路是“一体两翼”,即以学术出版为主体,以教育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重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教育出版是出版业中的重要基石,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同时面临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时期,如何探索出因时制宜、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是做好教育出版的重中之重。

    在教材开发上,南大社以“守正出新”为原则,坚持走特色化、多元化、立体化的道路,并结合自身优势和实践经验,总结出几项创新合作出版方针:与各大优秀民营企业合作,分别与北京、江苏、安徽、江西等省市的优秀民营企业合作,扩大发行网点,丰富出版资源。南大为此还得到南京市文化产业基金贴息资助,成立南大民营出版产业园;与出版集团合作,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成立了凤凰—南大传媒有限公司,主攻特色少儿教育市场;与同行业大学出版社合作,共同策划编辑出版物。

    合作的根本目的是协同创新,优势互补,达到双赢的格局。南大社所制定的合作模式针对性强,让合作双方都能在长期实践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以实现互惠共荣的最终目标。与出版集团的合作模式体现为强强联手,协同创新,利用出版集团的资本实力和渠道优势,更多地接触市场,分析市场,了解市场。在与区域性地方政府及下属经营部门的合作模式中,南大社充分利用江苏作为教育大省、文化大省的自身优势,充当起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助推器,服务地方特色文化建设,所出版的成果反映了江苏教育的悠久历史文化和当下的教育改革成果。

    (作者系南京大学出版社宣传编辑)

  吉大社:完善售后平台

  □李国宏

    核心观点:吉林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一系列适应新形势、满足新需求的优秀教材,并通过发挥地域优势和提供增值服务,做好高新教材的出版,形成了品牌和竞争优势。
        
  

    “为高等教育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一直是吉林大学出版社坚持的办社宗旨,建社30年来,出版社在教材出版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特色和影响力。

    新发展,新需求,催生新教材。随着科技、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细分化和精准化,新的学科不断诞生。例如,2011年5月,教育部针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建设面临的新问题而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应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需要,制定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组织实施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为此,出版社依靠吉林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迅速组织各路专家、一线教师,于2012年3月编写出版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图书一经上市,当年就销售15万册。

    完善出版售后平台,提供多层次增值服务。教材出版之后,投入市场,并非万事大吉,而是应积极构建后续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比如,定期开展教师教学培训,组织行业专家讲座,提供相应的资源服务、教学视频、习题参考书、高清图片、课件等。通过这种增值服务,使教师和学生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掌握大量的信息。

    利用地域优势,兄弟院校联手,同编共用。自2007年开始,出版社利用地处东北中心位置的地域优势,联合辽宁、黑龙江各个高校的相关专业教师,组织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职教材,出版了一系列医学类、经管类、采矿类等高职教材,从而满足了东北地域特色的需要,为出版社的教材开发开辟了一条新路。

    (作者系吉林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2014-10-27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