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在浙江大学出版社建社30周年之际,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浙江大学和杭州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联合主办,浙江大学出版社承办的“科技与出版融合高端论坛”会议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蒙民伟楼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孙寿山、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金德水出席论坛并讲话。孙寿山表示,浙江大学出版社作为国家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在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实效,为行业提供了样板和可供借鉴的案例。
孙寿山就促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谈了三点看法。他指出,首先,大势不容违逆。面对出版业正在发生的诸多变革,我们绝不能采取鸵鸟政策,而是要在坚持出版导向、发挥内容优势、运用先进技术、走向网络空间的基础上,实现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其次,良机不可错失。当前出版业正面临着实现融合发展的难得机遇,主要表现为文化需求十分旺盛,政策措施保障有力,现实基础扎实牢固。再次,知行必须合一。在“知”的层面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真正认识到促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既是中央的部署,也是人民的呼声,更是占领文化阵地、履行文化职责和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在“行”的层面则要明确干法,找准抓手,扑下身子,一抓到底。
孙寿山强调,做到知行合一,一要居安思危,要有“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二要转变思路,必须转向以用户为中心,关注用户需求变化,通过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获取企业收益。三要真抓实干,在做好顶层设计基础上,按计划有秩序地推进各项工作,逐个破解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阻碍融合发展的难题。要在内容生产、流程再造、产品开发、市场拓展和销售服务等环节设计好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带动融合发展步伐。要按照“用户为上、产品为体、内容为本、服务为王、技术为用”的原则,做好生产经营活动。要继续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
金德水代表浙江大学致辞,他指出,浙江大学出版社近年来积极投身于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浪潮,依托母体浙江大学学科优势,以技术为支撑、以内容为根本,在教育、学术、文化、大众出版领域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的深度融合,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成果,被遴选为首批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未来大学出版社应主动顺应当今迅猛发展的时代潮流,在数字化时代如何服务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播传承”方面更多地创新数字出版和服务模式。
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鲁东明、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张树武、南京大学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桑新民、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总经理戴和忠、爱思唯尔集团中国区政府事务总监张玉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处处长王强等在论坛上作了专题演讲。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寿剑刚等出席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出版一线工作者、专家学者、业界精英、技术运营商参加论坛。
来源:浙江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