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面对中小学教材发行改革 大学教材 - 教材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教材论坛
面对中小学教材发行改革 大学教材
毛天祥
2003-03-18 17:00:15  来源:  
 
 据报道,我国将于今年开始,对目前的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体制进行改革,以打破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中存在的专营垄断局面,使价格真正降下来。

 中小学的教材垄断打破了,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是,对于大学教材存在的“专营”现象,谁来打破呢?

 有课程就有教材,教材必须成套买,这是许多高校销售教材的传统办法。今春开学伊始,这种做法在长安大学受到学生的质疑,一些学生要求选择性地购买,但校方认为不行。

 单从大学教材的出版发行渠道来看,大学教材似乎并不存在专营,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事实上,大学教材的专营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要打破它并不容易。

 首先是大学教材科的“一手遮天”。目前,“教材科”是大部分高校的常设部门,除负责本校教师的教材出版外,主要是为高校师生向各出版社预定教材。在预定过程中,教材科与出版社之间很容易发生“猫腻”,并引发损公肥私的问题。最明摆着的问题是,教材科向学生出售的教材是全价,而这些教材大部分在校外书店可以打折买到,根本没必要花高价从学校购买。

 其次是任课教师的“自产自销”。不少高校教师,为了评职称等需要,自费出版了不少“学术著作”。这些“学术著作”大多是应付之作,难说有什么学术水平。拿到图书市场上,有的根本就收不回成本。于是,一些教师就利用任课之便,强制学生购买自己的“学术著作”作为教材。因为关系到考试成绩这件影响到学生能否顺利获得学分的大事,学生即使不满老师的做法,也只能“哑巴吃黄连”。

 三是任课教师的“惟利是图”。现在,使用什么教材主要是由任课老师决定的,这种做法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有消极的一面,会使一些“惟利是图”者有机可乘。例如,一些教师与书店“联合”起来,由老师指定教材,而该教材除了能从某家书店买到外,别无他处。这种做法的结果,是老师能从中吃到“回扣”,“独此一家”的书店则能获得“专营”的利益,吃亏的当然是学生。

 大学教材存在的这种“专营”,剥夺了学生对教材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是不公平的竞争。但愿这种“专营”能早日打破。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