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精心打磨民间故事的“多棱宝石”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精心打磨民间故事的“多棱宝石”
——《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简评
2003-03-19 14:24:49  来源:  
 
 著名的故事学家刘守华教授和他的同道一起,多年致力于民间故事研究,在民间故事这片丰饶的学术土地上辛勤耕耘,现在又将收集的一块块“多棱宝石”精心打磨,推出了《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这部近60万字的皇皇大作。这一力作是民间故事研究的新创获,其主要特点是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运用现代视野和科学方法探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的文化内涵及美学价值,展示出中国民间故事的神奇魅力。

 该书由两大板块构成,主体部分是《故事类型解析》,对60个常见故事类型进行评说;卷首的《导论》除评述故事学中的母题、类型研究方法之外,着重从类型构成上勾勒中国民间故事艺术世界的总体特征。这样,就将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中国民间故事的整体风貌得到较为全面的展现。而宏观研究如果说是在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中更重学术性的话,那么,具体的故事类型解读则是在二者的结合上更重普及性。本书既是严谨的学术专著,又是可以作为有趣的故事书来品读的。

 《导论》的第一部分为“故事类型泛说”。“类型”和“母题”已经成为故事学领域中为国际学人所公认的通行概念。中国学者对它也日渐熟悉并用于民间故事等的宏观研究之中。民间故事因出自集体口头创作,并以口耳相传方式进行承传,本是同一故事,在不同时间空间背景上的人群中间口耳相传时,既保持着它的基本形态,又发生局部变异,便构成大同小异的若干不同文本了。故事学家通过比较其异同,将这些文本归并在一起,称之为“类型”。可见,类型是就其相互类同或近似而又定型化的主干情节而言,至于那些在枝叶、细节和语言上有所差别的不同文本则称之为“异文”。在民间叙事作品中,还有一种情节要素,或是难以再分割的最小叙事单元,由鲜明独特的人物行为或事件来体现,叫做“母题”。它可以反复出现在许多作品中,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来自它不同寻常的特征、深厚的内涵以及它所具有的组织连接故事的功能。《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  究》的作者从“类型”以及与之相关的“母题”为切入点,展开综合性的研究,就和一般的文学研究有了显著的区别。在通常情况下,文学研究的对象是那些各自独立成篇的书面文本。而本书的类型研究,则把同一故事的多种异文集合起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既可以从“大同”之中看出它们共有的母题、思想文化内涵及艺术情趣等等,展现出故事的原型;也可以从“小异”之处看出不同文本的民族地域色彩以及讲述人的个性风格等等。  这里的重点是解析贯穿于某一类型众多异文中的母题,由母题及其组合情节来考察故事的文化内蕴和叙事美学特色。此外,这种将同类型的众多故事异文集合起来进行研究还有利于追寻故事的来龙去脉,具有比较文学的意义。同时,它还有助于故事生活史的探索。应该说,本书达到了作者的构想和要求,成为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之一。

 从微观研究的角度看,本书的成果体现在对所选取的60个故事类型的分析、解剖上。作者参照了几种《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将现有类型按其体裁、内容归纳成几个大的板块和系列,从而由点到线再到面,揭示出中国民间故事所构建的优美艺术世界的主要特征。在《导论》部分的“中国民间故事的艺术世界”一节中,作者从三个方面做了宏观扫描,即“动物故事的特殊魅力”,“幻想故事的构成及其演进”,“生活故事、笑话的艺术情趣”。在总论了中国民间故事的多姿多彩后,本书便将60个故事类型分为五大系列予以解析,分别是“动物世界”、“神幻奇境”、“神奇婚姻”、“英雄传奇”、“人间百态”。

 将民间故事划分为若干类型进行研究只是一种手段和方法,真正的目的还在于对源远流长、枝繁叶茂的中国各族民间故事的文化特质及其珍贵价值,它的精美之作和整体风貌,求得一个切实的认识。应该说,《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在这方面的探索是卓有成效的。

(《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刘守华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2003.3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