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经济》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经济》
2003-04-11 08:46:12 来源:
这是一本大容量的综述中国经济的书。它多视角、多层面、全方位着力分析和描绘中国经济的现实与中长期走势,论证发展的结果是:中国经济实力大增。本书以理性客观的态度探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和困境,指出这些问题和困境是大凡 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题中应有之议。本书也是专为驳斥西方“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统计水份论”而写的。随着分析一步步地向纵深发展,本书向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中国经济模样,它力图告诉所有那些想要投资中国、但还在犹豫不定的外国人,中国经济正处在持续高速发展之中,如果不赶紧行动,那就坐失了一次投资中国的良机。
当中国的稳定与发展不仅有贡献于本国人民,而且有贡献给本地区以及世界人民时,当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一抹亮色时,当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成功申办奥运会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更大空间时,当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机遇时,当“风景这边独好”的神州大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时,一些人却开始从另外一个角度去鼓噪中国另一种形式的“威胁”:中国经济是虚假的繁荣,中国政权是表面的稳定,“中国即将崩溃”,在中国投资的外商将血本无归,世界经济秩序将因此受到冲击。
2001年7月底,一本名为《中国即将崩溃》的书在美国问世,美国华裔律师章家敦公开声称,中国经济繁荣是虚假的,在WTO的强劲冲击下,中国的现行政治和经济制度最多只能坚持5年。此论在美国引起很大震动,美国国会还专门为此举行了听证会。
2002年1月,《中国经济季刊》的创办人和主编乔·斯塔德韦尔在其出版的《中国梦:寻找地球上最后一个没有开发的大市场》一书中写道:中国经济就像一座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很不牢固。中国经济注定要崩溃,几乎所有在中国投资的跨国公司都上当受骗了。
这种论调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说一个变种)就是质疑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有“国际经济乌鸦”之称的克鲁格曼教授称,看中国的经济增长数据就像看一部科幻小说,中国经济数据是一堆不可置信的符号体系。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罗斯基则说,中国1997—1998年GDP增长率应在正负2.2%之间,而不是中国官方公布的7.8%。西方一些新闻媒体则借机大肆渲染,如美国《时代》周刊说,“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作为经济大国的名声建立在纯粹虚假的基础上”,在中国“数字往往是政治而不是科学工具”。
质疑中国经济的繁荣、预言中国的崩溃在西方一时成为一种时髦。
日本一些媒体也在“提醒”日本公司不要到中国去投资。甚至一些政府要员竟称,日本对中国的投资和援助是愚蠢的。他们希望,所有的外资撤出中国,这样中国的经济将会一蹶不振,也许还真的会出现他们所预言和期望的那种“崩溃”,果真如此,中国的“威胁”也将被釜底抽薪。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近期出版的《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经济》一书,在占有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迄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崩溃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批判,作者更将视角聚焦在中国经济的现实及其中长期走势上,旨在告诉世人一个真实的中国经济:
中国在经受了长期艰难困苦后,它的领导人终于得以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现宏伟的、思想连贯和富有远见的“强国富民”战略,并显示出赶超世界强国的勃勃雄心。1979年以来,中国经济以平均9%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这在历史上包括美国、日本、欧洲和前苏联在内的所有大国都无法望其项背的。发展的结果是:中国经济实力大增。
本书同时以理性客观的态度探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和困境,指出这些问题和困境是大凡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题中应有之议。
随着分析一步步地向纵深发展,本书向国人、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中国经济模样,它力图告诉所有那些想要投资中国、但还在犹豫彷徨的外国人,中国经济正处在持续高速发展之中,如果您不知道中国已经、正在和将要发生的事,那您就等于坐失了一次投资中国的千载难遇的最好良机。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经济》的作者程超泽先生认为,在“中国崩溃论”问题上,我们必须防止那些曲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宣扬“中国经济崩溃”的言论成为支配性和主导性的意见,防止出现由于我们的不作为,而使得一些原先对中国持友好态度、能够客观看待中国的外国人“陷入沉默”。为此,他建议,在他人抛出形形色色“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后,我们必须及时做出有理有利有节的反驳,同时也应该积极、主动、尽快地提出“中国贡献论”。
来源:上海交大出版社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