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教材可供品种的学科门类分布情况(见图表一)与前几年比变化不大,工学、管理学、理学的教材可供品种数依然稳居前三位,工学和管理学的可供品种数达到万条以上。其中,工学教材的可供品种占比为33.67%,这一数据与2015年秋季《教目》可供品种中的工学教材占比33.10%相比有小幅上升。
图表一 2016年秋季教材可供品种学科门类分布

从学科门类的出版社占比来看(见图表二),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工学、管理学、理学、文学、教育学、医学、艺术学、经济学这8个核心学科门类的品种占比均位列第一。除医学教材外,高教社在其他学科的占比远高于位列第二的出版社,如高教社在理学教材中的品种占比达到44.76%,排名第二的科学出版社的可供品种占比仅为13.96%。医学教材方面,高教社与排名在其后的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的品种占比差距较小,仅在2%以内。
除教材出版大户高教社外,各学科门类的出版大社仍与2015年秋季的数据一致,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工学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管理学教材和经济学教材、科学出版社的理学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教育学教材和文学教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艺术类教材,均处于教材出版领域的优势地位。包括高教社在内,这些大社所积累的出版资源无论是作者资源还是渠道资源都是中小型出版社难以追赶的。
中小型出版社可以与大社一较高下的往往是本社的特色产品线。比如大学社,其所在学校的优势专业是大学社最好的选题来源,优秀教师则是最便于出版社维护的作者资源。比如教育学类教材,师范院校的出版社往往在这一学科教材的出版上占有资源优势。本季《教目》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在教育学类教材中的可供品种占比就位居前列。人民体育出版社作为中国唯一国家级体育专业出版机构,在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的指导下以及全国各体育院校和科研培训单位的支持下,建立了完善的教材体系,精耕细作出一条完整的体育教育教材产品线,使之成为该社的品牌产品和热销产品。
图表二 2016年秋季教材可供品种学科门类出版社占比
学科门类 |
出版社 |
品种占比 |
学科门类 |
出版社 |
品种占比 |
工学 |
高教 |
26.18% |
教育学 |
高教 |
46.78% |
机工 |
12.28% |
北师大 |
13.37% |
化工 |
6.66% |
华东师大 |
5.63% |
电力 |
4.59% |
人教 |
3.03% |
管理学 |
高教 |
27.35% |
医学 |
高教 |
19.97% |
人大 |
8.96% |
北大医学 |
18.14% |
机工 |
4.69% |
人卫 |
16.20% |
北师大 |
4.32% |
科学 |
12.06% |
理学 |
高教 |
44.76% |
艺术学 |
高教 |
26.31% |
科学 |
13.96% |
西南师大 |
11.10% |
化工 |
5.37% |
辽宁美术 |
8.28% |
农业 |
4.37% |
上海人美 |
7.23% |
文学 |
高教 |
46.80% |
经济学 |
高教 |
29.53% |
北师大 |
8.79% |
人大 |
16.31% |
人大 |
5.23% |
经科 |
4.46% |
复旦大学 |
4.59% |
科学 |
4.43% |
细分学科方面上(见图表三),排名前22位的细分类学科教材可供品种数均超过千种。其中,工商管理类教材以9.43%的品种占比居首,与2015秋季的《教目》数据一致;占比在5%以上的有机械工程、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个学科;进入TOP40的细分学科与2015秋季比也没有大的变化。
图表三 2016年秋季教材可供品种核心细分类学科TOP40
排名 |
学科分类 |
品种占比 |
排名 |
学科分类 |
品种占比 |
1 |
工商管理 |
9.43% |
21 |
物理学 |
1.39% |
2 |
机械工程 |
5.94% |
22 |
生物学 |
1.34% |
3 |
教育学 |
5.25% |
23 |
音乐与舞蹈学 |
1.28%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16% |
24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1.19% |
5 |
数学 |
4.29% |
25 |
临床医学 |
1.17% |
5 |
外国语言文学 |
4.29% |
26 |
心理学 |
1.14% |
7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3.37% |
27 |
新闻传播学 |
1.02% |
8 |
土木工程 |
3.33% |
28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00% |
9 |
应用经济学 |
3.29% |
28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00% |
10 |
中国语言文学 |
2.75% |
30 |
交通运输工程 |
0.97% |
11 |
软件工程 |
2.74% |
31 |
建筑学 |
0.92% |
12 |
设计学 |
2.50% |
32 |
戏剧与影视学 |
0.82% |
13 |
电气工程 |
2.31% |
33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0.78% |
14 |
法学 |
2.26% |
34 |
理论经济学 |
0.77% |
15 |
化学 |
1.83% |
3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0.75% |
16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1.64% |
36 |
药学 |
0.73% |
17 |
美术学 |
1.58% |
37 |
社会学 |
0.72% |
18 |
体育学 |
1.53% |
37 |
风景园林学 |
0.72% |
19 |
护理学 |
1.51% |
39 |
公共管理 |
0.69% |
20 |
基础医学 |
1.47% |
40 |
力学 |
0.68% |
选题规划需关注“红牌”专业
在今年的高考前后,多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发布了预警专业负面清单,以严格控制高校的招生情况。负面清单入选的依据是考虑院校重复设置专业情况、多年的高考招生录取率、毕业生签约率、以及随着社会需求的急剧变化一些专业人才需求发生变化等。
上海市教委发布的2016年度本科预警专业名单中有英语等10个本科专业被列入;辽宁省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通知中,有法学等66个本科专业被暂缓申请增设;河北,有通信工程、电子工程及其自动化等10个专业就业率较低;山东,音乐表演、应用心理学等6个专业成为低就业率专业……在不同地区,专业的“热”与“冷”也有地域差别,这和各地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正相关。
今年6月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也公布了2016年度较容易实现就业的“绿牌”本科专业和就业前景堪忧的“红牌”本科专业。“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绿牌”专业,指就业率、综合满意度较高的专业。
对照2016年秋季教材可供品种核心细分类学科TOP40,“绿牌”专业中,软件工程的可供品种数超过了2000种,品种占比达到2.74%,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的可供品种占比分别为2.31%、1%。这三个细分学科的可供品种数位列TOP40之列,但占比均不超过3%。
本季《教目》数据可供品种核心细分类学科TOP40中,化学、美术学、生物学、音乐与舞蹈学、心理学是与“红牌”专业关联较高的学科,但几个学科的可供品种数均在900~1500种区间,品种占比未超过2%。
《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所统计的2010~2016年“红牌”专业里,最难就业的“红牌”专业依上榜次数分别为: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法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动画、体育教育、美术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心理学、音乐表演、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应用物理学、艺术设计。
统计这7年的“红牌”专业所对应学科的教材可供品种在本季《教目》的数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的教材品种较多,占比超过了4%;其他专业除法学外,占比均未超过2%,法学教材可供品种占比为2.26%。
综合来看,“绿牌”和“红牌”专业相关教材的可供品种数并不多,除个别专业外,其余均非学科品种大类,仅对照本季《教目》数据看,教材的可供品种情况与所涉及专业的就业并没有绝对关联。但就业情况对出版社来说是制定年度教材选题计划的重要参考指标。适当调整就业预警专业和“红牌”专业教材的选题总量、选题方向会让教材更好适销。
比如最难就业“红牌”榜上居前列的几个“生物”方向的专业——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的毕业生,尽管理论上能够在医药、食品、环保、商检等部门中从事生物产品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及产品性能检测分析等工作,但如从事技术类工作,毕业生往往缺乏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熟练的操作能力;如从事科研工作,则本科生的知识厚度还有所欠缺,仍需进一步知识储备与学习。因此,很多“生物”方向的本科毕业生或者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或者从事相关专业下游技术工作,或者早早辅修双学位,毕业后转投其他行业。
在本季的《教目》数据中,“生物”相关专业的可供品种占比为1.3%,数量未超千种。但作为被亮“红牌”的专业,面对就业困难的形势,未来,院校会适当缩减招生名额,控制招生比例。出版社也要面对这种变化及时作出调整。
一方面,出版社需及时了解各地院校相关专业的招生情况,教育部门发布的预警专业报告,提早对教材出版数量作出调整。另一方面,出版社可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分级,以便适应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如对有志于继续学习的学习者,在本科教材中增加深度内容,或在系列教材中增加延伸阅读的读本、原版经典著作等,为学生继续深造做好知识铺垫;对倾向于从事技术工作的学习者,在本科教材中增加满足行业下游技术工作的实训内容,以及更多实验教程等。
就业与创业指导教材平稳增长
据《2016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统计,2015届大学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2.3%上升到2015届的3.0%,本科毕业生读研加上高职高专毕业生读本的比例从2013届的8.0%上升到2015届的10.1%。总体看,由于大学毕业生创业和深造比例的上升,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情况呈现稳定趋势。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草根创业”浪潮推动下,大学毕业生在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时多了一条可选择的就业道路,并且有国家和地方在法律、金融、人力资源、知识产权保护、创业场所等方面的各类优惠政策为创业清障。但大学生毕业创业的成功率并不高。《2016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3年后超过半数的人退出创业;即便在创业环境较好的省份如浙江,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也只有5%左右。
目前,多数大学在常规的基础和专业课程之外,增加了就业指导课程,提早为大学生规划毕业后的出路指点迷津。创业指导,也在近些年成为就业指导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以此引导大学生理性创业。因此,与课程配套的就业和创业指导教材在学校中有一定需求。
在本季《教目》数据中,就业指导方面的教材和创业指导方面的教材各自均未超过300种,占比也均为0.4%,创业指导教材从数量上看略多于就业指导教材;参与的出版社有120家,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品种数位居前列;教材内容方面,就业方面的教材侧重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攻略等,创业方面的教材侧重创业法律实务、创业实务、创业管理等内容。
从整体看,此类教材尚在供需平衡的平稳发展阶段,并没有过度增长,但未来有内容同质化风险。就此,针对不同专业的就业情况不同,有出版社推出了面向某一特定专业的就业指导教材。如河南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系列教材,由河南省高校就业指导统编教材编写组编写,分财经政法类本科、医药类专科、文科综合、农林类本科、建筑类本科、师范类本科等多专业类别及适用分级编写,可以因地制宜地满足不同专业毕业生在职业生涯规划、面试求职、升学深造方面的需求,针对性强,适用性强。这类细分受众群的就业指导教材能有效避免同质化,凸显出版社的选题特色,成为品牌产品。
另外,就业指导、创业指导所需图书,因偏应用型、经验型,往往并非采用有较强体例的教材、讲义,而会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图书市场。个人传记、成功企业案例,以及成功学、礼仪、职场等方面的图书都有可能被授课教师选用为阅读材料。因此,出版社在规划此类选题时,要考虑到实用性,增加更多的案例和实务内容,让教材真正能成为学生求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