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2016年秋季全国大中专教材可供品种成长分析报告 - 教材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教材论坛
2016年秋季全国大中专教材可供品种成长分析报告
2016-08-23 11:35:08  来源:  
 

  2016年秋季《全国大中专教学用书汇编》(以下简称“教目”)现已正式出版,此次新华智库1937针对2016年秋季全国大中专教材可供品种各方面数据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本年度大中专教材发展趋势、热点及出版社教材出版的综合情况。

  教材出版日趋稳定

  2016年秋季全国大中专教材可供品种有166家出版社的76983种教材,与2015年秋季相比,同比下降0.02%,浮动微弱。纵观2012年~2016年五年来秋季全国大中专教材出版情况,2012年~2016年间平均增长率为-1.44%,2013年秋季达到峰值,品种数量为82105,之后逐年小步下滑,大中专教材市场总体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这与近年来教材质量日趋精品化、优质化相一致。作为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教材既是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只有严把质量关,才能让教者有所教、学者有所学。《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教材质量进一步提高”,都足见教材质量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另外,随着高等教育数字化的不断发展,纸质教材的未来正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未来,纸质教材如何适应教育新形态?教育数字化是否会导致纸质教材使用量减少?数字教材能否取代纸质教材?大浪淘沙下,与其关注争论,不如观大势、修内功,用不变的优质内容来应对未来的各种变化。

  中职教材、公共课教材逐年增长

  纵观2012年~2016年秋季的全国大中专教材可供品种数据,五年来各大类的品种增速呈现平缓态势。在分册中品种数量最高的高职高专教材近年来发展速度逐渐减慢,近五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33%。品种数量排名第二位、第三位的分别为高等理工类教材和文科类教材,也均呈现小幅下降的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2.26%和-3.24%(见图表一)。排名最末位的继续教育教材同样也是小幅下降的态势,年均增长率为2.81%。从排名前三位的教材大类中不难看出,伴随教材市场增长红利渐尽,市场不断接近增长天花板,品种数量逐年小幅下降。但其中也有向好的苗头,中职教材虽在本年度品种数量排名第四位,但年均增长率呈现出增长的势头,为1.63%。同样呈现增长态势的还有公共课教材和农林牧渔类教材,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3%和13%。

  农林牧渔类教材作为年均增长率最高的大类,不仅得益于国家政策,也与社会的发展趋势相相一致。农林牧渔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科技创新的带领下,不断走向现代化,也给该类教育教材市场带来了发展机遇。

图表一 2012~2016年秋季各类教材成长趋势

教材类别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年均增长率

高职高专教材

22092

22262

22518

21414

20941

-1.33%

高等理工类教材

21556

22065

20129

19059

19676

-2.26%

文科类教材

20415

20257

19203

18766

17896

-3.24%

中职教材

6717

6829

6597

6554

7167

1.63%

医药卫生类教材

5478

4917

4691

5317

5249

-1.06%

公共课教材

2974

2905

2973

3106

3185

1.73%

农林牧渔类教材

1131

1692

1930

1851

1844

13.00%

继续教育教材

1149

1115

1002

930

1025

-2.81%

  此外,2016年秋季教材的可供品种与2015年秋季相比,继续教育教材同比增长率最高,达到10.22%,中职教材、公共课教材和高等理工类教材也均呈现正增长,分别以9.35%、3.24%和2.54%排名第二位、第三位和第四位。

  以图表一所展示的近5年数据为参考,中职教育和公共课教材呈现了正增长。可见,在近五年中,这两类教材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促进着职业教育蓬勃发展,释放出巨大的人才红利,有力促进就业创业,刺激整体经济发展。有关数据表明,2015年整个学历职业教育市场规模合计约2959亿元,其中中职教育市场规模为675亿元。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部分,中职教育在培养职业技能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巨大的人才及市场需求促进出版社加大出版该类教材,也给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由于职业教育直接面对就业,需要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会使得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加贴近市场,出版社也更应根据市场对教材内容进行适时调整和更新。另一个呈现增长态势的教材类别为公共课教材,作为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教材,公共课教材市场非常可观,其品种数量逐年增长自然毋庸置疑。纵观近五年数据,公共课教材增速较为平稳,可见市场也逐渐趋于饱和状态。在高校公共课课堂中,一门课对应多个版本教材的情况时有发生,教材内容过时、同质化已成为业内共识,如何打破论量不论质的怪圈,才是促进公共课教材市场发展的根本。

  出版社仍需深耕细作

  在出版社大中专教材可供品种方面,本季教材的可供品种来自166家出版社,其中,品种超过千种的出版社有16家,仅这16家出版社的可供品种占比就达到70.05%。与2015年秋季相比,过千大社的数量没有出现变化,但入围出版社有所变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在2016年秋季教材出版上发力较为明显,同比增幅达45.45%。

  高等教育出版社拥有丰富的出版经验、一流的作者资源和优质的教材品种,毋庸置疑是教材出版中的“领头羊”、“中央军”,在本季教材出版方面,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可供品种数量排名第一位。和2015年秋季的情况相比,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依旧占据了前三位(见图表二)。不同的是,本季这三家出版社的可供品种与2015年秋季相比有增有减,高等教育出版社同比增幅达到6.43%,机械工业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均出现了小幅下滑。

  排在第八位的中国农业出版社同比增幅较大,为22.49%,其优势产品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教材,占到该社所有可供品种的8.24%,生物学和兽医学类教材品种占比也较大。随着食品领域大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人们对食品营养与卫生的关注加深,社会对于研究食品的营养健康、工艺设计与社会生产的人才需求进一步加大,推动了该专业的学科建设和教材出版。

  在2016年秋季出版社教材可供品种规模TOP40中,同比增幅最大的是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增幅为107.35%,优势产品是土木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教材;其次是经济科学出版社,品种数量的增幅达到71.11%,优势产品是工商管理类教材;第三位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增幅为45.45%,优势产品是外国语言文学类教材。

  本季教材出版中接近半数的出版社为大学社,一直以来,优质教材的出版被视为是大学社乃至所在大学学术水平的象征,各大学出版社凭借“地利、人和”的优势,拥有着优秀作者资源,掌握着第一手的市场需求信息,利用各自所在学校的研究成果或学科资源优势出版高质量的教材,确立了其在教材出版市场中的地位;另外,行业社在本季的成绩也不错,行业社依托行业优势,借助其所在领域专业图书的品牌效应,对该领域教材出版进行深度挖掘,树立起自身在特定种类教材中的品牌,在作者资源、教材服务、渠道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不过,近年来教材市场中的教材乱象频频发生,不仅不利于教材的长远发展,也不无益于高等教育的学术建设。教材出版社在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效”的同时,应时常放慢脚步、回头看看,在深耕作者资源、提升内容质量、创新营销方式、满足读者需求方面下大力。

图表二  2016年秋季出版社教材可供品种规模TOP40

排名

出版社

品种占比

排名

出版社

品种占比

1

高教

30.24%

21

北大

0.99%

2

机工

5.60%

22

重庆大学

0.98%

3

科学

4.92%

23

经科

0.80%

4

北师大

4.13%

24

黄河水利

0.78%

5

化工

3.59%

25

辽宁美术

0.75%

6

人大

3.39%

26

西南交大

0.74%

7

电子

2.40%

27

中医药

0.73%

8

农业

2.28%

28

复旦大学

0.72%

9

清华

2.23%

29

湖南大学

0.68%

10

建工

2.07%

30

医药科技

0.68%

11

电力

1.98%

31

首经贸大

0.67%

12

大连理工

1.62%

32

上海人美

0.63%

13

华东师大

1.45%

33

东北财大

0.61%

14

北大医学

1.42%

34

人教

0.59%

15

人卫

1.40%

35

武汉大学

0.57%

16

上海交大

1.33%

36

武汉理工

0.55%

17

邮电大学

1.27%

37

山东人民

0.51%

18

西南师大

1.21%

38

南京大学

0.47%

19

水利水电

1.17%

39

铁道

0.42%

20

轻工

1.01%

40

西北大学

0.39%

 
  “十三五”期间教材需注重质量

  优秀的教材往往代表着出版社的学术形象,出版社通过出版高质量的教材,在高等学校和学术界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它们经过长时间的开拓与积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材学科体系,确立了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获奖教材方面,本季教材可供品种中有19545种获奖教材,占比达到23%,获奖的项目有“十一五”和“十二五”的本科或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部委或各地评出的精品教材、教学成果奖教材、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奖教材等。相较于2015年秋季,本季度获奖教材品种数量有小幅增加,增长幅度为23%。

  在获奖教材出版社占比方面(见图表三),高等教育出版社以50.47%的品种占比独占鳌头,排名第二位的机械工业出版社品种占比为7.96%,中国电力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分别以5.42%、5.17%、2.40%排名第三、四、五位。在排名前五的出版社中,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和中国电力出版社实力较强,2015年秋季也位列获奖教材出版社占比的前三位,本季度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机械工业出版社占比均有所上升,中国电力出版社则有小幅下降。本季度获奖教材出版社占比中,科学出版社有较大提升,从2015年秋季的第九位上升至第四位,品种占比提升了3.42%,在初版教材中,科学出版社的获奖教材以理学和医学类学科为主。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一个新的开始。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加速发展后,“十三五”时期无疑成为教材出版的保质阶段。“十二五”期间,共有2790种教材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不仅扩大了教材的规模,也促使教材更为多样化。多样化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材内容创新性的滞后、教材建设与教材改革实践脱离、教材重复建设、教材质量不高,等。为此,在“十三五”期间,应积极转变教材建设工作观念,加强教材立项选题监控、推动教材立体化建设,以紧跟时代发展趋势,融合新技术,推精品求质量成为的建设目标,从而建设出一批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图表三  2016年秋季可供品种获奖教材出版社占比

排名

出版社

品种占比

1

高等教育出版社

50.47%

2

机械工业出版社

7.96%

3

中国电力出版社有限公司

5.42%

4

科学出版社

5.17%

5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40%

6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3%

7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6%

8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3%

9

化学工业出版社

1.65%

10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3%

1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14%

12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0.86%

13

北京出版社

0.85%

14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0.84%

15

教育科学出版社

0.79%

16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0.74%

17

重庆大学出版社

0.74%

18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0.73%

19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0.65%

20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0.59%

 
  核心作者集中度较高
  作为教材的生产者,作者的地位不用多言,向来是各家出版社争夺的重点,核心作者资源更甚。本季共计有27个作者的教材品种贡献数量在20种以上(见图表四),同比有小幅上升。入围本季度核心作者的学科方向集中度较高,有多位作者为英语学科和语文学科方向,其它为数学、航空服务、商务旅游和机械工程等方向。

  在核心作者的出版社分布情况方面,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表现依旧突出,占比高达63%,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主要仍集中在英语这一学科方向。除此之外,还有语文、经济学、软件工程等。这其中,6位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核心作者也在其它出版社出版教材,由此可见核心资源对于出版社的吸引力之大,成为各家争夺的对象,也让教材出版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

  人民教育出版社占据了4位核心作者,学科方向分布在语文、物理、数学和教育,分布较为分散,与去年相比核心作者数量有所提升,其中,郑国民、赵君虎两季都位列核心作者,且本季以40个教材品种数量位居核心作者第二位。可见这两位作者所编教材广受好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本季拥有3位核心作者,集中在英语学科,尽管数量同比有所下降,但是学科范围相一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身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建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依托华东师范大学深厚的学术底蕴,近年来出版了一系列优秀的英语教材,广受师生好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虽然也拥有一些核心作者,但相对数量较少。

  本季度核心作者中教材品种数量排名第一位的是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李霄翔,本季度出版了52个品种的教材,品种数量同比有所上升。其所编著的《大学体验英语听说教程》《商学英语教程》等教材均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并配有自学光盘或者MP3供学生自主学习。郑国民、赵君虎凭借一套适用于中职教育的《语文》教材位列品种数量第二位,郑国民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语文课程改革政策、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中外语文课程与教学比较等方面的研究。排名第三位的吴赣昌则是核心作者中的“红人”,多次出现在核心作者名单中,本季教材品种数量为38,与去年同期相当,均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且均为重版,可见其教材受欢迎程度。吴赣昌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材研究与开发中心特聘教授、广东商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教授,一直以来他在教材方面的贡献率较高,连续多年排名第一,学科方向主要为数学,适用于公共课、经管类和理工类等专业,主要面向本科和高职层次。

  在核心作者中,研究方向同为数学学科的还有房艮孙和李广全,房艮孙原为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师,其所编写的教材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且均为重版,适用于中职教育。李广全也出现在去年同期核心作者名单中,本季度教材依旧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与房艮孙一样,所编写教材适用专业较为宽泛,主要面向中职院校。三位数学学科的核心作者分属三大出版社,可见核心作者资源竞争之激烈,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各自拥有当家作者,占据一定的市场规模。

  此外,核心学科方向比较独立的核心作者包括:体育类教材作者张瑞林,以36个品种位居第四位,该作者不仅是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人与主讲人、也是国家级精品教材主编,所编写教材具有很强的通用性,适用于本科和高职高专阶段的体育教育。经济学类教材作者吴传生以28个品种位居第八位,主要面向本科阶段的经济学、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值得关注的是,工商管理类教材作者金正昆虽然排名第二十五位,但其教材作品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四家出版社出版。金正昆为国内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共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与公共关系学研究。作为该领域的专家,金正昆所编写的礼仪类教材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广受本科、高职高专、继续教育类院校欢迎。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迭代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已进入了新阶段,如何将新技术与出版资源进行融合推动出版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十三五”期间教材建设的新任务。在作者资源方面更是如此,出版社与其靠传统方式苦苦维系作者资源,不如改变方式,通过给作者提供更便利的编写模式、更贴合需求的服务形式以及更多样的推广方式,让作者们根据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根据最新发展趋势对教材内容进行及时更新,从而适应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之外,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图表四  2016年秋季教材可供品种核心作者

著者

教材品种

出版社

学科方向

适用分级

李霄翔

52

高教、华东师大

英语

本科

郑国民、赵君虎

40

人教

语文

中职

吴赣昌

38

人大

数学

本科、高职高专

张瑞林

36

高教

体育

本科、高职高专

尚志平

33

人教

物理

中职

房艮孙

30

人教

数学

中职

魏全斌

28

北师大

航空

本专科

吴传生

28

高教

经济学

本科

李雁翎

27

高教

软件工程

本专科、成人

刘真福

26

人教

教育

中职

林家阳

26

高教、东方中心、轻工

设计

本科、高职高专

邹为诚

25

高教、华东师大

英语

本科、中职

苏立康

25

高教

语文

中职、高职

于黔勋、何忠

24

高教

语文

高职

沈爱珍

24

高教

英语

本科、高职高专

金大鹰

24

机工

机械工程

本科、中职、高职高专

荆成义

24

辽宁美术

美术

本专科

钟启泉

23

华东师大

英语

本专科

谢海泉

23

高教

语文

中职、高职高专

梅德明

23

高教、上海外教、北师大

英语

本科、高职高专

李广全

21

高教

数学

中职、高职高专

张逸

20

高教

英语

本科、高职

余建中

20

高教

英语

本科

汪榕培

20

复旦大学、上海外教

英语

本科

金正昆

20

高教、人大、北师大、首经贸大

工商管理

本科、中职、高职高专

蔡芸

20

高教

英语

本科

蔡基刚

20

高教、上交大、复旦大学

英语

本专科

 
 
来源: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