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中国第一套“前沿显示技术丛书”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中国第一套“前沿显示技术丛书”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祖垲
2003-06-18 14:15:44 来源:
全世界第一只球形彩色显示布劳恩管(CRT)于1950年问世。当时因为它的体积大、重量重,而且还拖了一个“尾巴”,所以就有人认为不超过10年,它就会被某些平板显示器(FPD)所代替。殊不知,体积和重量不是它的缺点,而是它存在的问题,如CRT电视机只能做到40英寸以下。但人们关心的是屏幕上显示图像的质量,如亮度、对比度、分辨率、视野角、颜色的范围(color area)和相应的时间等综合性的视觉性能。迄今为止,任何平板显示器件的工作性能都不如CRT。而且,由于它的工作原理很巧妙,本身及相应配合线路也简单,成本低,所以在显示器件中,CRT的性能价格比是最佳的。预计今后它将以5%的年递增率向前发展。
然而,到了1983年,日本一个钟表厂的技术人员对传统反射型的液晶显示器(LCD)作了一些改进,除偏光片外,又在其背面加上了背景光源,在前面加上了微型彩色滤光片,将其改变为透射型彩色LCD。从此开创了平板显示的新纪元。接着,日本政府又组织企业和高等院校的研究所,共同攻关,先后投资达200亿美元,在此基础上研制出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如今TFT-LCD已逐步替代了计算机显示器的彩色显示管(CDT),并向大屏幕发展,进入TV领域,现已形成一个庞大的显示器件产业。日本政府对彩色等离子体显示板(PDP)也很重视,在1994年又组织29个企业和高等院校的研究所,成立了一个大同盟,分工合作攻克了一个技术难关,目的是研制出用于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PDP,先后投资达50亿美元。PDP不仅用于40英寸以上的彩色显示器,还能用于30英寸彩色显示器。它已进入家庭用显示器领域,并成为一个新型显示器件产业。不过由于它的成本高,一时难以普及。最近还出现了有机发光二极管平板显示器(OLED)及场发射显示器(FED),可用于可视移动电话机小型显示器。在大屏幕及特大屏幕的显示器方面,除了传统的CRT投影外,还有硅基液晶显示(LCOS)及数字微镜显示(DMD),在技术上也日新月异。各种显示器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争夺未来潜在的大市场。2002年全世界显示器件销售额约为500亿美元,估计到2026年将达到5000亿美元。其竞争之激烈,日本人称之为显示器的“战国时代”,美国人喻之为“类似想象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前沿显示技术丛书”是在上述背景下组织撰写的。我曾翻阅了这套丛书的全部章节并阅读了原日立公司CRT事业部总工程师山崎映一先生所撰写的《发光型显示(上)》,举一反三,我有下列的一些感想:
1、这套丛书均由日本相关领域的权威或者仍在第一线工作的专家所撰写,由于有切身体会,所以对各种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工艺和发展的方向的叙述深入浅出,着重于物理概念的叙述,没有繁复的公式推导。
2、丛书中的《显示技术基础》一书,介绍的是显示器件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概述内容包括有特性的观测和应用,尤其对测光测色、CIE色坐标及均等色坐标、白场色温的测定和计算等,在一般资料中是很难找到的。
3、丛书各册的作者对本专业的叙述比较客观,没有对本专业的发展过分夸大。
4、这套丛书对从事各种显示器(件)研制开发的各个层次的科技工作者,都是有益的精神食粮。对高层的业务领导、管理干部或者专家,通读一遍可以起到“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知其然)的作用,对领导者在技术发展方向和企业发展方向的决策方面会有所帮助。对初学者精读一遍可以起到“know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知其所以然)的作用,也就是帮助入门者达到“升堂入室”的作用。
总之,这套丛书由科学出版社组织翻译出版,对我国显示器件的科研、生产、应用将起到积极的和良好的作用。
本套丛书秉承日本图书一贯特色: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就目前显示技术有LED(发光二极管)、CRT(阴极射线管)、LCD(液晶显示器)、PDP(等离子显示器)、ELD(电致发光显示器)、LCOS(硅基液晶显示)、DMD(数字微镜显示)等,指出哪些是最前沿的显示技术。
丛书的主编——日本山口东京理科大学液晶研究所所长——小林俊介博士在原版丛书序中谈到:CRT构筑了大众媒体时代的现代工业社会;而LCD则构筑了个人媒体为主导的现代信息社会,目前PDP和有机EL等显示技术和显示方式已经闪亮登场。可以说在巨大变革下的多媒体时代,显示器市场也将随之进一步扩大,并更加多样化。显示技术也处于急剧变化的时期,正所谓“混沌初开、前景难料”。小林俊介博士相信本套丛书对于从事与显示技术有关的作者,特别是年轻的显示技术工作者和应用系统的开发人员都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同时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对日本的显示技术和相应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前沿显示技术丛书(共9种)
《显示技术基础》、《彩色液晶显示》、《下一代液晶显示》
《发光型显示(上)》、《发光型显示(下)》、《高临场感显示》
《大屏幕显示》、《数字硬拷贝技术》、《显示器的应用》
本丛书可作为相关专业领域的研究开发人员、技术人员及高层技术主管、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亦可作为大学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的参考教材(本套丛书已由科学出版社从日本共立出版社引进。)
来源:中华读书报2003.6.18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