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你必须要了解的真相《双相情感障碍:你和你家人需要知道的》重庆大学出版社 - 编辑荐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编辑荐书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你必须要了解的真相《双相情感障碍:你和你家人需要知道的》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8-03-29 14:42:55  来源: 重庆大学出版社 
 

   

    近段时间看了戴维·J。米克罗维兹博士的心理方面的书,觉得十分受用,全书条理清晰,案例翔实,虽是专业的医学书,但写得通俗易懂,整本读下来,可以十分透彻的了解这样的病及患这样病的人。像工作中有一些人情绪极其暴躁,判断事物用极端的观点,也能从中找到一些答案及得到一些启发。

  《双相情感障碍:你和你家人需要知道的》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戴维J。米克罗维兹博士继他于1997年推出《躁郁症:家族聚焦治疗方法》之后,关于双相情感障碍(以下称双相障碍)治疗的又一部力作。


  戴维·J。米克罗维兹博士是科罗拉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双相障碍研究领域的一位领军人物和临床专家。他与迈克尔·戈尔茨坦合著的《燥郁症:家族聚焦治疗方法》获得了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颁发的杰出出版物奖(1988年)。

  在书中,戴维J。米克罗维兹博士论述了双相障碍的遗传学、生物学和心理学方面的致病因素,描述了这种疾病的诊断标准和过程,并阐释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社会支持和自我管理工具在使患者康复并重新融入家庭、工作和社会之中时所发挥的作用,使读者对这种疾病有了更全面和更准确的认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指出,家族聚焦治疗方法对双相障碍的疗效要优于个体治疗方法。

  一点也不夸张地说,我是在认真读完这本书之后,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觉得在读书的过程中自己走进了躁狂症病人的内心世界。所以,尽管本书涉及许多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巧,但并不难懂,因为作者利用大量案例结合专业术语深入浅出的描述,让读者更清晰明了,让我们可以立体又直观的看到一个个游走在兴奋和低沉边缘的痛苦灵魂。

  双相情感障碍,可以理解为一种两个极端的情绪化,得了这种病的人应是十分痛苦的。情绪得不到平静,总是处在某种饱满的情绪中,或高亢,或抑郁,不得安宁。躁,郁,没准是一种恶性循环。当一个人的情绪处于极度高涨一段时间之后,身心必然会疲惫,而正是这种疲惫加重了压抑的程度,接下来,被抑郁压得喘不过气就需要释放,就躁狂了。当然,事情肯定不会像我想象中这么简单。

  这本书充满了人文关怀的精神,医生专业权威,能够提供患者关于这种病需要了解的信息。而且这本书对于专业人士(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师)阅读也有帮助,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的在校生学习。如果双相情感障有患的人或其家人朋友,更应该看看这本书,非常难得的专业讲解。国内对这疾病的专著基本没有,但全国已确诊的病人达千万,还有更多没有就诊过的病人,他(她)或家人朋友中又有几多人能分辨是否有病征?

  正如一位心理治疗师前辈所说的那样,对病人的理解远比技术更加重要。



    来源:重庆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我所经历的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你和你家人需要知道的》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8.03.29 14:48:59)
  • 《音乐与情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7.10.12 10:01:21)
  • 推荐人:李东 教育科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理智情感:中国校长芬兰、以色列考察笔记》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6.12.02 16:05:52)
  • 情感定制:个性化时代消费品的突破口--清华大学出版社《情感定制·意义经济》 (2016.06.07 10:37:49)
  • 个性化时代消费品的突破口:附加值的升华《情感定制 意义经济》有感(清华社) (2016.05.20 8:36:02)
  • 理解这个时代的品牌和消费行为:读清华大学出版社《情感定制 意义经济》有感 (2016.05.12 10:18:28)
  • 美在自由情感《数字艺术哲学》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5.06.11 10:17:34)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人格障碍的防治》 (2014.12.17 11:34:45)
  • 北京大学出版社《如何理解自闭谱系障碍和早期干预》  (2014.04.09 16:46:58)
  • 云南大学出版社《教学的情感艺术》 (2014.03.05 16:17:10)
  • 更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