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迈出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性步伐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迈出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性步伐
——评介《中国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理论与实践》
周立钢
2003-07-31 10:36:44  来源:  
 
 中国无疑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快速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化的国家。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已为世界所震惊。然而,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并一直困扰着中国经济,同样也影响着世界经济。据专家对20世纪全球发展进程的分析,世界共发生了三种影响深远的变化。一是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经济规模的空前扩大,经济增长迅猛,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过去所有世纪创造的总和,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二是人口爆炸,20世纪全球人口翻了两番,现已达到60多亿,并且仍以每年8000万以上的速度继续增长。三是由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和污染物质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样,人类不得不反思和总结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克服的矛盾,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经济行为,探索新的发展战略。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逐渐认识到“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人口、资源、环境的综合性问题;从而找到了一条能够摆脱传统发展模式的发展道路,这就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所确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绿色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实现形态及形象概括。它的本质是可持续发展经济。通俗地况,就是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以实施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工程为重点,大力开发具有比较优势的绿色资源,巩固提高有利于维护良好生态的少污染或无污染产业,在所有行业中加强环境保护,发展清洁生产,不断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与技术促进处,为推动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在中国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聘请了100多名专家、学者,成立了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经过7年的不懈努力,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与技术促进处及其所属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与中国有关地方政府一起在中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共建了17个绿色产业示范 园区。在建设绿色产业运作中,他们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以营造最佳生态环境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产业。通过对绿色经济、绿色产业以及绿色产业示范园区建设的经验总结,专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观点和理论,并经过一些专家、学者的整理,从而编撰了《中国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理论与实践》一书,迈出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性步伐。

 该书率先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之路。它从理论上高水平地为人们规划出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宏伟蓝图,阐述了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的实施步骤,并从绿色产业示范园区的实践出发,生动地为人们展现出一幅既可以保持生态平衡,又可以使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美丽画卷。这幅画卷的取得,并不是专家、学者的精心设计,而是总结中外历史经验和惨痛代价而取得的成果。这部著作的成功撰写和出版,不仅具有一般性的理论意义,而且在实践上也可以直接作用于我国农村和小城镇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依据。全书对21世纪中国绿色生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及对国际经济贸易中的“绿色壁垒”等内容都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同时重点阐述了中国绿色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思路、中国绿色产业示范园区的管理与操作、政府的作用和功能、典型经验介绍、应具备的条件和执行的标准以及项目投资和技术促进等。作者在书中,将先进的生态理念和实践技术成功应用到生产实际,从而为本书的先进性与操作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和全面建设,提供了示范性、指导性和创新性的发展思路。

 21世纪是绿色生态的世纪,绿色运动或绿色革命是21世纪的大潮流,它将反映和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绿色经济作为绿色运动的基础,将涵盖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成功地迈出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性步伐,正是为了真正实现我国在世界上率先提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的宏伟目标:“只有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中国发展的前途所在”。中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接轨,对于中国企业和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理论与实践》,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与技术促进处主持编写,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2003.7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