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原来书还可以这样读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原来书还可以这样读
俞佳乐
2003-08-06 14:08:16  来源:  
 
 翻译《闲话读书》,套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可谓“纯属偶然”。可偶然中给了我几多欣喜。

 作为法国颇具盛名的瑟伊出版社的编辑,安妮·弗朗索瓦的工作就是和文字打交道,恰好读书又是她的兴趣所在、激情所向。对安妮而言,阅读构建了一种生存方式,书籍成为了她的生活重心。关于书本,安妮积累了形形色色的话题,许许多多个故事,于是便有了这本《闲话读书》。

 安妮与众不同的读书感悟,是源于她对书本仿佛孩童喜欢糖果般纯真自然、不带丝毫功利色彩的热爱。她无数次亲手迎来了书本的问世,在她的眼中,书籍都被赋予了生命:它们有期待,翘首期盼着人们的阅读;它们有尊严,惨遭遗弃仍生生不息;它们有味道,个中滋味,读者自知;它们有声音,侧耳倾听,皆成韵律。安妮将书本视为友人、情人,对它们观察入微,眷恋至深。

 因为领略到了阅读的真谛,安妮敢于从容不迫地去捍卫书籍的质朴本色,其文字的魅力在于尊重感官愉悦,运用丰富的想象,点醒了普通读者可能会忽略的细节。我相信,安妮写《闲话读书》的动力不在于创作本身,而是发自那种一吐为快的倾诉欲望。作为读者,她是幸福的,尽管案牍劳形,伤痛缠身,依旧无怨无悔;作为作者,她是成功的,因为她慷慨不羁,与读者分享着阅读的快乐。

 安妮迷恋书本,可是这种迷恋并没有妨碍她对生命本真的体会。在讲述读书故事的同时,她也提到了她的亲人、爱人和友人,关爱惦念之情诚挚感人。安妮孜孜不倦地阅读,也许就是为了不断探索人性,感受生活。透过欢快诙谐的文字,我们看到了一颗敏感澄澈的心,有着妇人的沧桑和少女的天真,时刻散发出自信与诚挚的气质。因为聪慧而快乐,因为快乐而美丽,这样的女性着实让人羡慕。

 诗人叶芝曾经说过:“智慧是一只蝴蝶,它不是阴沉的食肉兽。”是的,坦诚不意味着缺乏深度,安妮的深刻就体现在她对书本的真心关注和如实描绘之上。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阅读形式丰富多样,幸好读书似乎还跻身时尚之列,作家、学者和公众人物纷纷撰文出书,记录其读书心得。然而,细细想来,这类作品往往重学养而轻性灵,理性说教的成分居多,所以当我读到《闲话读书》时,顿觉耳目一新,欣喜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闲话读书》的法文书名为“Bouquiner”,除了阅读,还有搜罗古籍的意思。淘旧书是法国人的悠久传统,无论是塞纳河畔的小书摊,还是圣米歇尔大街边的著名书店,都出售二手书,主题丰富,品位不俗。如果有足够的耐心,你也能像安妮一样,在层层叠叠的旧书中觅得心仪已久的宝贝。但是,若只取这层意思而将书名译为“淘旧书”,显然以偏概全,有失妥当。导师建议以《闲话读书》作题,看似平凡无奇,却定下了全书的基调,也让我在翻译时少了许多束缚,增了几分勇气。有翻译界的资深前辈称赞说,《闲话读书》译得颇有味道。其实,这味道无非是顺应“闲话”二字,于嬉笑怒骂中直抒闲情逸致罢了。

 还是那句话,只要人们喜欢《闲话读书》就好。

  (《闲话读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


来源:中华读书报2003.8.6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