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上海,时尚和品位的“新启蒙”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上海,时尚和品位的“新启蒙”
2003-08-27 14:33:56 来源:
近日到上海,发现大街小巷广告牌最常出现四个字:“时尚”、“品位”。显而易见,这是为白领阶级而制造出来的名词。我到处询问“时尚”和“品位”所指的是什么,得到的答案都是差不多:顾名思义,时尚当然意味着时髦和流行,而品位的根据就是名牌——从衣服到汽车、手表到皮鞋、红酒到巧克力,都是身上或身外之物。那么,身内或精神上的品位是什么?除了对商品和身体的欲望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时尚”可寻?
既然白领阶级要做社会的精英,我不如也做一次精英,给白领阶级做点“新启蒙”,目的不是灌输知识或学术,而是帮助他们更有文化品位。以下随意列出十项题目,以供有心人参考:
(一)你除了名牌衣服之外,还看过名牌教授的书吗?名牌教授的定义不在于是否在名牌大学,而是真正有思想有见识的教授。如果你看过十本此类的书,就算有文化“时尚”的资格。
(二)你一定喜爱看最近出产的美国电影,但可否把新片子折合成旧片或经典片看?譬如你刚看过《泰坦尼克号》、《哈利·波特》,那么你是否看过黑白版的《泰坦尼克号》(原名叫《一夜难忘》)或更为神怪的默片《大都市》(Fritz Lang导演)?如果你想看《蜘蛛人》,你是否也看过《蜘蛛女人之吻》?原因无他,前者的背后是科技或商品,后者的背后是文学和文化。
(三)你一定喜欢听西方音乐——如流行歌、新时代(New Age),或电子歌曲。那么,听完十首流行曲(一张唱片的时间)之后,可否换听一曲古典音乐?无须花钱买名牌唱片,香港的Naxos公司的廉价货就不错。我先介绍你听听柴可夫斯基(从《天鹅湖》听起)和贝多芬(不要先听第五交响乐,先听第六、第七和第三,最后听第九);海顿的弦乐四重奏也不错。不喜欢古典,爵士乐也行。
(四)你一定喜欢到欧美各地旅行。每到大都市,是否参观美术馆?如果是旧地重游,参观的次数越多越好,芝加哥的艺术馆(Art Institute)、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佛罗伦萨、马德里、柏林、维也纳、伦敦、圣彼得堡等都市,更是美术胜地。参观后应该购一册你喜欢的画家的画册,回家研读。
(五)你一定喜欢看时尚或消费杂志。那么,你每看三本此类刊物后,可否买一份英文的《纽约客》?如果买不到或不识英文,也可以买广州的文学杂志《书城》代替。你亦可以看看《万象》还有《读书》。
以上五项属于“基本功”,不足为奇。以下五项是“奇招”,你做到任何一项都可以出奇制胜,在“品位”上更上一层楼。
(六)你一定会说“双语”——中文句子中夹杂几个英文单词。那么可否除了用OK,no problem外,在适当场合用几个较抽象的字眼?譬如:在品位(taste)这个名词前面加上另一个字眼authentic;在时尚(vogue或mode)之外加上一个so-phistication;或者故意吓吓你的洋老板,他说“全球化”(globalization),你偏说“国际化”(cosmopolitanism),他说“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mpany),你偏说“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或“跨文化研究”(cross-cultural studies)。
(七)你或许已经是上海“新天地”的常客。那么,你知道上海的弄堂建筑的历史吗?还有把弄堂生活写得极为出色的,张爱玲和王安忆?如果你来自香港,更应该看张爱玲的《第一炉香:沉香屑》和《倾城之恋》,王安忆的《香港的情与爱》也不错,但《富萍》更好,因为你从中可以读到上海穷人生活的滋味。
(八)你可能到过日本,或在日本驻华公司工作。那么,千万不要忘记鲁迅,因为40岁以上的日本人都知道鲁迅,他的短篇小说《故乡》选入日本的中学教材。你也应背得几首鲁迅的古体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中的“千夫”指的是谁?不一定是阶级敌人了)。香港的白领人士赶快看《狂人日记》或《阿Q正传》,否则你真会变成白领阿Q了。
(九)你可能有意再得个什么MBA或MPA的学位,上个什么先修班,“自我增值”,当然无可厚非。然而,你可曾考虑到香港的“牛棚书院”去选课?只有在那里你才能读到柏拉图。上海人到不了香港,想自我增值的话,可以偷偷跑到复旦、华东师大等名校旁听。但更省钱的办法是到上海图书馆一楼的期刊阅读室去翻翻当年——任何一年,或对你父母亲有意义的年代——的《申报》。上海的历史在此展露无遗。不懂历史,你不配做上海人。
(十)你如对以上九项提议毫无兴趣,那么,请拿出你自己的“货色”来,什么都行,就是不能用“时尚”和“品位”充数。
(摘自《都市漫游者·文化观察》,李欧梵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
来源:中华读书报2003.8.27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