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人民邮电出版社《领先之源》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人民邮电出版社《领先之源》
路风
2003-09-04 10:45:30  来源:  
 
  《领先之源》
  〖美〗大卫·C·莫厄里尔/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48.00元


 《领先之源》一书被翻译成中文出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它的14位作者都是活跃于当今欧美学术前沿的杰出学者,而且有关7个行业篇章的作者也分别是研究该行业历史的专家。由如此多的杰出学者参加,通过对相当数量行业的经验研究来探讨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是本书的一大特点,也因此而使本书在目前有关产业竞争力的文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是对7个高技术行业(半导体、计算机、软件、机床、化工、制药和医疗设备)的经验研究,但它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理论和政策意义。本书的理论基础是经济发展的演化理论。作者认为:“技术和工业的发展是不断演化的,是复杂和多样化的。没有一个模型可以适用于所有的行业。”因此,本书的理论价值在于对新古典经济学静态均衡分析的突破,将经济发展、工业进步看作持续变化的过程,从而使对产业的研究更加贴近实际经验。

 正如题目所示,本书使用的中心概念是“产业领导权”,所要回答的中心问题则是导致产业领导权兴衰更替的原因。“产业领导权”指的是,企业通过在产品或工艺技术、生产或营销方面领先于竞争对手而在世界市场上获得的优势。作者之所以没有使用“比较优势”的概念,正是因为他们强调技术水平和创新绩效是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同时,该书也没有使用“竞争优势”的概念。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广泛使用“竞争优势”的概念,并且围绕着竞争优势的源泉问题发展出了一系列的理论。但现有的竞争优势理论一般把对其原因的讨论局限在企业层次,只从企业内部的战略、组织等因素寻找导致一个企业领先于其他企业的原因。相比之下,本书的讨论不仅局限于企业的微观层次,而从民族、国家、产业、地区和企业的各个层次寻找产业竞争力的源泉。这也是本书与众不同的可贵之处。

 该书对产业的研究具有十分鲜明的两个特点。第一,对每一个行业的分析都是从该行业的诞生开始直到该项研究截止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时间维度上纵贯该行业的历史。第二,对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从全球范围来研究的。从这样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背景出发,可以清楚地看出,工业领导权的更迭往往具有显著的民族特性。面对这些现象,本书对产业领导权源泉的探讨集中在四组问题上。第一,导致产业领导权形成的原因,为此作者分析了资源、制度、市场和技术等方面的因素。第二,产业领导权所体现的层次,即这种领先地位是体现在个别企业、地区还是民族或国家的层次上。第三,导致产业领导权变化的动力。最后,政府政策对于产业领导权的作用。

 读者将会发现,由于涉及到的每个行业都具有不同的产品、技术和需求性质,所以作者对每个行业的领导权演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实际上,本书并没有提供关于产业领导权原因和变化动力的一个万能药方。尽管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本书却具有始终一贯的理论立场,那就是所有的作者都始终关注企业的战略、组织结构、技术学习和知识生产的基础结构,以及国家政策等因素对于产业领导权演变的作用。

 本书的读者可以通过历史的和全球的视野获得对7个高技术产业的了解。同时,这本书还以7个行业发展的经验材料对一些重要的理论进行了验证,它对产品生命周期、以主导设计概念为中心的技术周期、工业结构、动态能力、先行者优势、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理论具有独到见解,对我们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来源:中华读书报2003.9.3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