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抽空儿回到从前——陕西师大社《中国古镇游》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抽空儿回到从前——陕西师大社《中国古镇游》
尚德琪(媒体人士)
2003-09-08 16:06:38 来源:
古人死了,古镇留下来了。从远古撑持到现在的古镇,很艰难地与大自然和古人风范保持着一种默契,还那么静静地坚守着。所以,到古镇去旅游的人,最需要的首先是一种古人心态,而不是足够的银子。
因为没有在《中国古镇游》中找到甘肃的任何一个镇子,作为一个甘肃人,我因此有点灰心丧气。我不知道,是甘肃没有古镇,还是甘肃的古镇没有被发现和注意,或者甘肃的古镇没有多少旅游价值,甚或是更悲观的情况,甘肃的古镇已经消逝了?
也许正如《中国古镇游》在“编辑想说的话”中所说:“我们必须承认,……能保存一些传统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的古镇,很可能难以逃避消逝的命运。”“而且,我们必须悲观地说,古镇永远的消逝可能比我们的想象还要快。”
但这并不能使一个甘肃人获得任何一种心理上的平衡。相反,更多的人可能还会心有不安:我为什么没有感觉到古镇正在消逝,为什么没有想过要到正在消逝的古镇去看看,为什么没有意识到古镇的消逝正在使我们丧失关于先人们的记忆。
那些没有经过统一规划却显得鳞次栉比的老瓦房,那些不太平坦却显得错落有致的石板路,那些看起来随心所欲却出奇严谨的石垒墙,那些别出心裁却绝对纯粹的旧窗户,如果不是出现在一本书中,而是和我们面对面,它们还能够那么强烈地引起我们的注意和欣赏吗?
事实证明,在一些很严肃的事情上,我们正在趋于麻木。
进入《中国古镇游》,首先体会到的,就是一种被唤醒的感觉。
想象夜半时分隐隐约约的犬吠,想象黎明时刻此起彼伏的鸡鸣;想象树荫下无处不在的闲适,想象黄昏时轻轻袅袅的炊烟……
想象云薄风暖的四月,想象天高云淡的八月;想象水缠绿绕的水乡,想象山环水抱的山村……
我们会在一瞬间意识到,只要是一个有心人,石头也会唱歌,无言也能交流。
但我仍然担心古镇真的会成为旅游胜地。在古代,没有才气和诗情,是不配去旅游的。那个时候,旅游几乎就是一种文化行为和精神现象。而且,那时的旅游也不像现在这样,一则成群结队,二则高喉咙大嗓子,三则整个行程由一个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人牢牢地控制着。
古人死了,古镇留下来了。从远古撑持到现在的古镇,很艰难地与大自然和古人风范保持着一种默契,还那么静静地坚守着。所以,到古镇去旅游的人,最需要的首先是一种古人心态,而不是足够的银子。《中国古镇游》标称是“自助旅游地图完全手册”。自助,正是古人旅游最基本的心态。那不是放下生活去休闲,而是去过另一种生活。因此,不需要组团,不需要导游。只需要用心体会,用心品味。
为什么现在很少有人以旅游者的身份去拜访古镇?因为我们的旅游观已经和古镇的作风格格不入了。
古镇是一种活着的遗产。看着书中一幅幅古色古香的图片,我甚至想到了孔子的遗像——一种冥想中的尊贵。虽然模模糊糊,但时间却赋予了它的神性。全书收录全国各地205个经典古镇,610幅古镇图片和170幅各类地图。成书过程可谓上下求索,用心良苦。我不知道,这种努力是不是对中国古镇所作的最后的挽留,但我知道,只有对古镇倾注了过多感情的人,他的挽留才会如此虔诚。
古镇,应该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不要走得太远了。或者走得太远了,也该抽空回到从前。
我们生活中还需要一点点古旧气象,也需要一点点神秘气氛。古镇中那种无以名状的淡?白,那种与生俱来的静穆,还有渗透在骨子里的空灵,弥漫在空气中的简朴,足以使人想到“历史”、“背景”和“源头”等等包含久远意义的概念,也容易使人进入“探索”、“寻找”和“幻想”等等包含未知成分的状态。
这就足够了。
《中国古镇游》文文静静的,它可能不会使所有的古镇都成为旅游胜地;但文文静静的古镇,却可以使《中国古镇游》成为一本真正的畅销书。
因为历史只有一个方向,就是一往无前;而超越不了历史的人类,却需要一次次回过头来,向后张望。
《中国古镇游》该书编辑部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38.00元
来源:中国图书商报2003.9.5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