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人大社《管理沟通策略:案例教材》前言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人大社《管理沟通策略:案例教材》前言
2003-09-28 09:45:51  来源:  
 
管理沟通策略:案例教材》前言

 首先说明一下本书与商务和管理沟通方面其他书籍的不同之处。该领域中很多优秀的教材都侧重于介绍具体的商务写作和表达技巧;在这些书里,探讨得更多的往往是职业性的语法规则以及有效陈述所需要的战术技巧。本书对写作和表达技巧只进行了概述,因为我相信,写作和表达技巧只是管理沟通的必要前提。很显然,本书不是一本专门为教授商务沟通技巧而编写的教材,但是它可以作为那些教材的恰如其分的补充。

 接下来要谈到的是我在有效的管理沟通方面的一个小小的个人偏好。我认为,一个成功的沟通者/管理者应该具备两个方面的技巧:我把它们称作沟通中的“科学”和“艺术”。

 第一个方面是有效沟通中的“科学”,它由一些基础性技巧组成,诸如有效的写作、表达,以有序表现自我风格为指导方针,坚持明确的主旨(即不断强调所传递信息的核心观点)并简洁地表达协调的信息。这些基础性技巧即“科学”,有助于人们形成对管理者个人的正直品质和诚信的印象。

 另一个方面是有效沟通中的“艺术”,它包含一些高深的、有时是来自本能的技巧,如观察倾听者的反应、解读对方的情绪从而了解事实真相、因人而异地采取说服策略、应用对整个集体有利的方法来解决团队的问题并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这些技巧即“艺术”决定了我们对管理者的信服程度。

 我相信,合格的管理者在有效沟通的“科学”方面做得很出色。经验证明,一流的管理者在“科学”和“艺术”两个方面都很出色。他们可以一边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一边在脑子里为接下来要传达给听众的内容进行策划。这样的管理者能同时考虑不同的观点,并且看起来他们天生具备这样的能力:能在适当的时机对适当的人采取适当的行动(并且具备人们所认同的那些适当的理由)。一流的管理者不仅仅做正确的事情,而且还能用正确的方法做好这些事。

 以上就是我要在管理沟通的职能性领域内组织本书内容的原因。可能管理者原本学习的是某一个具体的专业(如财务或营销),但是他们都必须对其他许多专业(如财务、营销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具有相当水平的了解。但是,人们每天都在重复职能性的工作,所以,我围绕其关键性的职能组织本书,来反映管理者的日常工作。

 最后,有些读者在看过传统的商务和管理沟通教材之后可能会认为,这些教材所提供的大量案例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相当松散的。关于这一点,我必须强调,没有一位管理者能奢望总是遇到整齐划一的具体情况,事实上,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更不幸的是,他们总是会遇到这种情况(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所以,我收集这样一系列案例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基于复杂事实的各种情况的集合,希望能够帮助管理者开拓创造性的思维。

 希望本书能帮助管理者和学习管理专业的学生利用他们已经了解的知识和方法(如头脑风暴法)创造性地把常见的商务工具(如SWOT分析)应用到他们认为是沟通项目的问题中并最终获得更好的成效——无论是对任务本身还是对参与到其中的人。高效率的管理者一般都具有正直的个人品质和诚信,因而他们也是人们所信任的管理者。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