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老潘的书在感动中国之前先感动了我——厦门大学出版社《我在厦大三十年》编辑手记 - 编辑荐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编辑荐书
老潘的书在感动中国之前先感动了我——厦门大学出版社《我在厦大三十年》编辑手记
冀钦
2021-06-18 14:16:59  来源: 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手记:在这里,你能从一位出版人的角度,看到一个选题最终变成一本图书的过程;你能与我们一起感受约稿、编书、设计、销售的酸甜苦辣,一起与作者“面对面”地交谈……让我们共同走进图书背后的故事吧!

  2019年,我在社领导的安排下负责编辑潘维廉教授的《美丽新平潭》,结识了这位出了名的不见外的老外。这是一部内容详实的双语图书,做完这本书,我感到受益良多。百年校庆图书《我在厦大三十年》立项后,我自告奋勇要当责编,得到了领导的批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节前夕给潘教授的回信中写道:“你在厦门大学任教三十年,把人生的宝贵时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回信结尾写道:“你笔下的中国故事也一定会更精彩。”老潘的这部新作《我在厦大三十年》,就是应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嘱托而完成的,意义和价值多么重大!

  我与潘教授第一次见面,是去他家送《美丽新平潭》的出版合同。他住在厦大凌峰教师公寓,位于五老峰半山上。老潘热情地接待了我,送给我一本《我不见外》的签名书。我问他是不是更愿意用英语对话,他很高兴,于是我对他说英语,他对我讲英语、普通话、闽南话,随时切换,颇有喜剧效果。

(责编与老潘的合影)

  2020年秋,我先后收到了《我在厦大三十年》的书稿和译稿,开始进行编辑工作。阅读这本书稿的过程充满了快乐,不知有多少次我看得笑出声来,引来编辑室同事的侧目。这本书从作者的幼年经历写起,讲述了自己因参军与中国结缘,结婚生子后举家来到厦门,克服重重困难,经历种种窘境,在厦大管理学院开始自己在中国从教生涯的故事。他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两次驾车环游大半个中国,看遍大江南北的山水风物,并将自己的理解和经历写成了十几本书,让自己的声誉一步步走出厦门和福建,成为全中国的名人。

(老潘讲授MBA课程,1989年3月)

  书稿中最突出的特点当然就是他标志性的幽默感。他像是一个天生的说书人,讲起故事来活灵活现,包袱不断,第一章的情节就有多处奇趣转折,有英语的急智段子,还有谐音笑话,高潮迭起。阅读书稿的过程,就像在观看一场麻辣鲜香的美式脱口秀。我在编辑的过程中也禁不住手痒,在字里行间稍稍添油加醋,让这些笑料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老潘曾说,有人说他除了幽默感以外,别的什么感都没有。当然,这是谦虚之辞。在大笑过后,我在书稿中读出了非常感人的深情。他对于身边的人和事,从来不以教授的地位高高在上,不以老外的身份要求他人优待,而是平等真诚地和人交流,和身边的许多人结下了深厚友谊。在物质条件比较艰难的年代,他不仅能够随遇而安,而且也不掩饰自己的抱怨和吐槽,并且用自己的双手努力改善周围的环境,撑起朴素而不失精致的家园。在他的书中,生活一天天美好了起来,中国一天天变得更宜居,而他就是新时代建设者中的一员,并为此而骄傲。

(老潘的三轮车,1988年10月摄于沙坡尾)

  本书译者颜丽篮老师是厦门精艺达翻译服务公司的高管,有着十几年的翻译一线工作经验,文笔非常流畅,引人入胜,将老潘文字中的幽默和深情表现得如原文一般真切。书中中国读者不太熟悉的西方文化内容,颜老师做了一些注释,用简洁的文字进行背景介绍,帮助读者理解老潘表达的意思。
 
  今年春节前,我给老潘发了一条拜年信息,平时向来是有信必回的他,这次却迟迟没有回复。直到春节过后,他才吐露了实情,原来他的夫人苏珊在除夕前一天不幸去世了。沉浸在巨大悲痛之中的他,为了不打扰亲朋好友过年的心情,毅然选择了在举国欢声笑语中独自承受痛苦。得知消息后,我想到我的拜年信息会勾起他多么难过的情绪,深感痛惭。我问他,要不要将这本书的前面加一页题献,将这本书献给苏珊。老潘立即就表示赞同并亲撰了献词,他说,如果苏珊能看到这本书的出版,该有多么开心啊。我打开老潘夫妇创办的“魅力厦门”网站,参考里面的内容来翻译这一页献词,这才发现,原来苏珊也有中文名,名叫“潘素馨”。她为这本书贡献了那么多的有趣有情的故事,出生和逝世在海峡两岸的她,一生都满怀着对中国的深厚情感。

(题献页)

  图书付印之前,我将内容文件发给老潘帮忙检查。百忙之中的他推掉了其他工作,立即开始看清样。遗憾的是,他刚开始看稿,就发现了错误。原来因为内文篇目进行过调整,目录没有及时更新,篇目序号有一处张冠李戴。老潘很生气,“一开头就错了,还不知道后面有多少错!”那天晚上,他几乎一夜没睡,奋力校阅中英文两个版本的样稿。万幸,后面基本没有什么错。第二天一早,我就收到了他的反馈意见,他的耿直劲头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对图书的编辑成果不吝赞扬之辞,并且对我们繁重的校庆出版工作中难免百密一疏抱以同情和理解。看了封面设计,他说,什么都好,就是这个老外太老,如果用PS换个年轻人的脑袋就好了。我说,就像您书里写的那部丰田面包车一样,零件还是原装的好,如果换成贾斯汀·比伯的头,肯定不如原装的好看。他大笑着同意了。

(《我在厦大三十年》封面 订购

  校庆前夕,《我在厦大三十年》终于完成印刷,我发信息给他:“Ground control to Dr Brown!”当过空军、爱好音乐的他当然熟知《Space Oddity》,立即明白了这个梗,哈哈大笑,与我约在南强书苑见面,拿着印刷机余温尚存的新书合影留念,为南强书苑摆放的几十册书一一签名。我帮他把两箱书扛到他在管理学院六楼的办公室,他再三要求自己也要扛一箱。我说,我结婚那天把我太太从四楼背下来又背上二楼,她比这两箱书还要稍微重一丁点儿。他说,如果他结婚那天也要背太太上楼的话,婚礼当晚太太就要给他办葬礼啦。我们各自捧腹,挥手道别。老潘回到家后,再次发信息给我表示感谢,夸赞这本书做得非常漂亮。让首次尝试参与封面设计的我喜不自胜。

(老潘在南强书苑签名)

  百年校庆系列活动正在热热闹闹地进行着,老潘的这本《我在厦大三十年》流传甚广,收获了一波波好评。近日,我与美编同事张雨秋策划绘制了几幅四格漫画,故事取材于书中的几件趣事。我将漫画发给老潘看,并说,如果大家喜欢这些漫画,那是因为书中的故事太棒了。老潘答道:“如果没有像你们这么棒的朋友,我也不会有这么棒的故事!”我很荣幸成为他的朋友,他正在用自己的书感动中国,而我是这本书感动的第一个人,这是何等幸运的际遇。

  附记:上次我夸老潘的书写得好,他说再夸就要给我发红包。我说我要写一篇书评,说尽天下所有的好话。他说哈哈哈,那要去贷款了。请中国银行锁好金库,切勿让他用荣誉市民那把万能钥匙随便开门。

来源: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