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健忘不可怕》(精彩节选)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健忘不可怕》(精彩节选)
2022-02-25 10:20:56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健忘不可怕》(订购

王刚 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精彩节选

  研究显示,年龄越大的人群中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越高,65~74岁人群中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约为3%,而在75~84岁人群中增长至17%,大于85岁的高龄老人中甚至达到32%。虽然阿尔茨海默病乍看似乎只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但事实上,这种疾病并非只挑老年人下手,受害者中不乏青、中年人。

  从发病年龄来说,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较低,但也并不罕见。1907年,世界上第一例阿尔茨海默病病例被报道,患者奥古斯特是一位51岁的德国女性,表现为健忘、偏执、多疑、缺失时间及地点定向力等症状,由此开启了对该疾病研究的大门。一百多年来,临床医师和研究者对于该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但仍未窥见全貌。目前国内外的调查结果认为,在所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大约5%为早发型。临床上通常将发病年龄<65岁(也有用<60岁来区分)的阿尔茨海默病定义为早发型。这部分病例中,一部分可用致病基因编码区发生突变来解释,也就是前文所介绍的遵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的单基因病。患者发病年龄越小,罹患遗传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越大,而且相对于典型阿尔茨海默病来说,遗传性阿尔茨海默病程进展更快,认知下降的速度更快,视觉、语言、运动功能障碍等症状也更多见。

  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过程来看,在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记忆力明显下降)开始出现之前,病理变化可能已经悄无声息地进展多年:一方面,β淀粉样蛋白过度生成或清除障碍导致其不断蓄积,形成淀粉样斑块;另一方面,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纤维缠结形成。两者共同作用,引起神经元丢失、突触功能障碍,进展到一定程度便会出现认知能力下降,即出现临床症状。目前的观点认为,在临床症状出现的20年或更长时间前,阿尔茨海默病的征兆或许就已经开始出现了。这个观点可能听起来有一些让人难以置信,但从另一种角度看,这似乎为我们早期干预疾病进展提供了更长的时间窗。目前,研究者们致力于通过各种生物标记物更早地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变化,为治疗及干预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如此说来,“年轻”不是理由,虽然阿尔茨海默病早发型病例少见,但这并不代表不会发生阿尔茨海默病,也许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改变已经发生。因此,中青年时期我们就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积极防治痴呆。

  本文节选自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健忘不可怕》。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