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社长 伍传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社长伍传平推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流规划系列教材,已出版36种,本次分享10种图书,分别是:《光学》《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导论(第2版)》《热学》《电磁学》《力学(第2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第2版)》《分析化学实验(第2版)》《有机化学实验(第2版)》《高分子化学实验(第3版)》,以飨读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流规划系列教材 (订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流规划系列教材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致力构建对标国内一流、适应时代需求,反映科大学术前沿和面向国家创新人才培养重大战略需求,体现价值引领与办学特色,体现学校新工科、新医学、新文科等战略布局,体现学校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成果,适应学生系统学习的精品教材体系。本系列教材主要包括体现学校学科优势的数学、物理、化、天、地、生、力等基础学科经典教材,以及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空间科学、工程物理、科技伦理、环境科学等前沿交叉领域的新兴教材。
1
《光学》(订购)

本书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交叉学科基础物理教程之一,是针对非物理专业和对理论物理要求不高的物理专业的大学生学习光学所编写的教材。内容包括波动光学、几何光学以及光的量子性导论。全书以光学实验为基础,从光的物理模型出发,对光线的传播、光学成像、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偏振与双折射、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的量子性等问题进行了较全面和深入的阐释,并介绍了光学的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2
《原子物理学》(订购)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相对论、量子理论和统计物理学理论,以及量子理论在分子、固体、原子核及粒子物理方面的一些基本应用。在讲法上,本书避免复杂的数学推导,突出物理本质和物理图像,使用了大量的图表,简单明了地阐述了近代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书中对教学内容的难点和疑点,均作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并配备了足够数量的具有针对性的例题。书中注重介绍近代物理学知识的现代应用,回答了近代物理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本书还通过引入20世纪物理学发展的一些重要历史资料,包括著名科学家的照片及其原创性成果的介绍,还有一些实验装置的照片,增强了物理学理论的真实感和生动感。
3
《量子力学导论(第2版)》(订购)

本书是针对非物理专业和对理论物理要求不高的物理专业的大学生学习量子力学所编写的教材。包含了初等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和基本理论架构:微观粒子的波函数、波动方程、算符、表象、角动量和电子自旋、近似算法(包括对微扰论、变分法和密度泛函理论的简介)。本次重点修订初等量子理论在化学、凝聚态物理、核材料、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等学科中的应用。修订比例达40%。
4
《热学》(订购)

本书简明、系统地阐述了热学的基本内容。作者在准确、清晰地阐述热学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同时,注重反映与热学内容相关的前沿学科知识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书中例题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原创性高,既有利于读者加深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可作为综合大学、工科院校以及师范院校的热学教材,也可供有关人员参考。
5
《电磁学》(订购)

本书包括静电场、稳恒磁场、电磁感应、电磁介质、直流和交流电路、麦克斯书电磁场理论、电磁波等内容。以“场”贯穿全部章节,第一次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场”的概念和处理功的方法;系统地学习经典电磁学的基本概念的形成的历史和发展。准确把握库仑定律、安培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三大实验规律在电磁学发展史的地位以及丰富的内涵,并由此得到的静电场、静磁场与电磁感应的基本规律,掌握电碰场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了解电磁学基本原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掌握稳恒电流和交流电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初步了解相对论电磁学和电磁学在一些特殊介质中的应用,掌握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和电磁波的基本特性。
6
《力学(第2版)》(订购)

本书是在十余年讲义的基础上,根据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参考国内外多部优秀教材编写而成的。首版曾获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教材一等奖。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和“空间”以及“测量”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牛顿经典力学、振动与波、以“质点”模型为基础构建的不同“体”模型。作为对经典力学的补充,还简单介绍了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本次修订为了使读者理解所谓的物理理论实际上是对真实世界的一种描述,每一章都试图从自然界的实际现象或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引入物理学上对这些现象或问题的描述方式或办法,以及所建立起来的相应的理论体系。
7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第2版)》(订购)

本书是由李卫芳副教授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材的第2版,共有25个基础性实验和1个综合性实验。其内容包括蛋白质、核酸、酶、糖等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分析和定量检测的技术和方法,以及围绕葡萄糖异构酶GI的克隆、分离纯化和酶活鉴定的综合性实验课程。随着生物学发展的日新月异,新仪器、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本书在前版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现有仪器,从实验设计、实验选材到实验操作都进行了修改调整,并增加了5个新的实验。本教材编写目的是供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医学院校及农业院校等生物化学专业本科生、生物学系非生化专业研究生的实验指导教材,也可供从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研究人员参考。
8
《分析化学实验(第2版)》(订购)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操作、意外事故的急救处理,剧毒和强腐蚀性物质的安全使用等一系列有关化学分析实验室的基本知识;详细地介绍了分析天平及称量、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技术及基本知识,气体、液体、固体试样的采样及试样制备和分解、试剂的选择和溶液配制,常用坩埚的使用和维护,并包括基本操作、滴定分析、光度分析、分离实验,以及综合型、探究型、设计型和开放型等不同类型的实验;内容涉及无机分析、有机分析、生物分析、环境分析、材料分析、食品分析以及与这些学科相关的交叉、综合实验。每一类实验都有选择余地,可根据需要选用。本书的特点是在重视基本操作标准规范和练习的基础上,强调了实验的多元及层次化。这既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又方便实现“通才”教育的目的。实验内容既与分析化学基础课相关,又符合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9
《有机化学实验(第2版)》(订购)

本书介绍了以绿色化学为导向的有机化学实验技术和实验内容,分为有机化学实验室工作须知、有机化学实验技术、有机化学实验和附录四个单元。所选实验分为基本型、综合型、设计型实验,分别适应于高专、本科和研究生学生使用,实验中还选编了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实验,以利于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教师分阶段组织教学。其中,有机化学实验技术重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型实验重在复习巩固基本操作技能,综合型实验重在多步合成的综合运用和提高,设计型实验重在探索,竞赛实验重在参赛选手技能培训。有机化学实验以小量合成为主,兼顾常量、半微量和微量合成实验,引入绿色合成新实验技术,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
10
《高分子化学实验(第3版)》(订购)

本教材介绍了高分子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如实验室基本常识、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高分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方法。实验部分共有53个实验,内容涉及逐步聚合、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开环聚合和高分子化学反应,主要是聚合物合成和高分子材料制备实验,并结合必要的结构分析和性能测定,其中综合性实验旨在拓展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思考和探索。实验中给出了教学建议,以便不同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安排相应的实验。附录中列出一些单体、聚合物和溶剂的物理常数,还包括其他常用的数据。本书是针对在高等院校高分子科学相关专业学习的各类学生编写的,也是他们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参考书,从事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科学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也可从中获得相当的裨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社长伍传平推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流规划系列教材(之一)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