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清华社《企业流程管理》译者序 - 编辑荐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编辑荐书
清华社《企业流程管理》译者序
梅绍祖 蒋梨利
2003-11-13 11:01:17  来源:  
 


 随着工商管理革命不断深入发展,企业流程管理将是本世纪管理学界和企业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流程”似乎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口头禅,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它涵盖了企业生产运作、财务和市场等各个领域。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崭新的管理企业流程(MBPF)的观念,这是一种研究运营核心观念的创新方法,MBPF认为运营管理即为对企业流程的设计和管理,研究企业包括生产运营管理在内的诸如流程管理和战略、关键的流程绩效衡量指标,尤其是对流转时间、流转率和库存等三个影响流程业绩财务指标的运营指标,进行了系统而极具价值的分析。“流程”是所有生产和运输产品(包括商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需求的企业的核心技术。“流程”是利用资本和人力资源,经过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工序,将投入转换为产出。企业流程管理战略可以使企业匹配流程性能,缩短关键工序流转时间,提高流程产能,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本书重点探讨了企业中流程的可变性:探讨了流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对流程绩效的影响,研究了计划和控制它的管理杠杆作用。书中对安全库存问题进行了有益的阐述,作者认为即使流入和流出出现变动,安全库存亦可用来维持材料和产品的正常使用,因为流入和加工时间存在可变性,安全库存却可以减少流转时间到最小。作者还认为安全时间可用来提供对客户服务时间的一个可靠估计。反馈控制可用来随时动态地监控和调整流程绩效。

 该书最后介绍了企业流程的整合。书中认为流程整合的理想水平是使企业消除由于额外成本、缺陷、延迟和库存所造成的浪费,可以促使企业流程更加集约、灵活并迅速做出反应。流程整合需要不断地暴露并消除企业中的无效率、死板和不必要的变动根源,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企业的各种分流程。目的是设计和控制企业的流程,使其连续流动而没有等待、库存和缺陷。

 该书是作者对企业流程管理方法的一个总结。附录中的一些概率和统计的背景资料,使读者对流程概念的理解亦很可贵。

 本书还附有一个学生版的模拟软件流程模型。流程模型能够被用来设计、模拟提供了新的思路。本书体系完整,不但完整介绍了MBPF的基本概念,还介绍了其方法的应用,并给出了翔实的案例,对于读者认识和了解MBPF的概念,并应用这种理念去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对更注重实务操作的读者亦会有所帮助。本书的目的是说明管理者如何计划和控制流程结构和流程驱动力以实现所希望的企业流程业绩。应该说,这本著作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企业流程管理的内容丰富、观点新颖独特并且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是值得研究、从事或关心企业流程的有关人士认真阅读的。

 框架清晰,结构严谨,资料翔实是本书的一大特点。每一个章节之前有学习目标和导言,对各部分的内容进行简要的探讨,说明内容之间的联系。在每一章的最后有相应的问题,有利于读者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全书的编排简洁,图文并茂,难度适中,有利于具有不同知识基础的读者阅读。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共十章。由丁立言、蒋梨利翻译,台湾物流业界著名人士苏士哲先生审校,由丁立言全文统稿并审阅。台湾地区物流协会秘书长钟荣钦先生给予了非常重要的帮助和指导,钟荣钦先生精湛的英语造诣对本书的顺利翻译是弥足珍贵的。在本书的编译过程中梅绍祖、孙宝文、黄艾舟、刘笑东、阮笑雷、丁珧、石会昌、冯建中等参与了翻译、整理和修改工作。限于译者水平有限,译著中难免存在不当、问题和疏漏,敬请同仁和专家以及各位读者批评指正。希望读者能从本书中获取有用的知识和思想,以推动我国流程管理和生产运营管理研究和实践的深入发展。


摘自《企业流程管理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