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一水滋养21颗明珠——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六千里运河 二十一座城》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一水滋养21颗明珠——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六千里运河 二十一座城》
刘金祥
2022-06-13 11:09:45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六千里运河 二十一座城》(订购

刘士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大运河
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
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水利系统
是世界上最大的运河体系
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运河

运河流经中国8个省份,千年来泽被兆亿同胞
同时也孕育出了21座重要城市

  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六千里运河 二十一座城》以”运河城市文化“的独特视角,讲述了运河沿岸21座重要城市的前世今生,融合正史、地方志、诗歌、明清小说等生动素材,涉及大运河文化、地理、商贸、水利科技等,深入且系统挖掘了其相关历史文化资源、文化资产和生活方式,着力阐述了大运河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根脉的重要内涵。

一水滋养21颗明珠

刘金祥

  流淌两千载,泽被六千里。

  悠悠古运河,滋养了沿途多座大中型城市,孕育了中国本土城市的原生文化。

  近年来,城市文化的研究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即将相对分散独立的城市文化进行整合,由此形成跨时空的城市文化叙事。

  刘士林编著的《六千里运河 二十一座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聚焦北京、天津、沧州、德州、临清、聊城、济宁、徐州、淮安、高邮、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杭州、商丘、开封、郑州和洛阳等21座运河古城,追忆这些城市依托运河发展的历程,阐释它们在运河流域的重要地位和在南北交流中的独特功能,展示了运河城市深湛厚重的历史底蕴和缤纷绚丽的人文图景,呈现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运势和劲健勃兴的气象。

  作者对各城历史文化谙熟于胸,上至历代政权对运河的擘画构想和策动设计,下到每个城市的开埠设治、行政治理和经略运营,这些丰赡多维的内容被叙述得疏密有度,运河城市历史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主要事件和重要景观,运河城市的盎然诗意和悠然神韵在书中律动飞扬。

  文化地理学原理表明,运河城市文化具有流动、活态、线性、网状等特征,是文化传承利用中最具吸附力、亲和力的柔性媒介,便于书写和传布。《六千里运河 二十一座城》以运河沿岸城市为基本单元,采用历史记述与理性阐发相结合的方式,对运河城市文化进行了系统整理和真切呈现。

  该书不仅铺陈了运河城市变动不停的河道整饬,还阐述了历朝历代运河城市的变化:如“第一城”中元世祖下诏开凿疏浚从北京西山到通州的通惠河,打通了大运河连接元大都的阻碍;“第二城”中明永乐皇帝派员在南运河与海河间修建天津城,开启了天津卫1400年的历史;“第五城”中明嘉靖年间有司对临清加以扩建,使得鲁西北的寂寥小城短时间内跃升为“繁华压两京”的“玉带城”;“第七城”中蒙元政权根据郭守敬的勘察结果对隋唐运河裁弯取直辟建京杭大运河,“万物凋敝”的济宁借机华丽转身为“江北苏州”“运河之都”;“第十四城”中明代官府将无锡漕运路线由穿城而过改为绕行城东运河,使“不通车马只通舟”的无锡水运更加繁忙。

  每个城市都被注入运河质素且赋予运河底色:“第三城”记述押运漕粮的镖局途经尚武风尚浓烈的沧州,要撤下旗号、不喊镖号、悄然而过;“第七城”描摹运河济宁段拉纤船工“吼”出威猛刚健的《拉蓬号》《拉纤号》等劳动号子,为运河城市注入草根色彩;“第十二城”引述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对运河镇江段战略地位的精辟阐释,体现了一代革命先行者的宏韬伟略与远见卓识;“第十五城”讲述与苏州枫桥有关的历代诗词名篇,从侧面彰显了运河是苏州文化的重要母体和江南文化的主要根脉;“第十九城”追叙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汴京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而汴河恰恰是隋唐大运河的有机构成,滋养了汴京的昌旺商业和淳朴民风。

  水是有灵性的。

  大运河哺育了两岸城市的生灵与文化,历经历史风雨的冲刷,运河城市从过去的“地理空间”递嬗为当下的“文化空间”。

  风华绝代的大运河城市,不仅承载着古代文人的价值追求,更寄寓着当下学者的学术理想和文化期许。

  本文作者刘金祥,原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6月9日第7版。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