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面向2035:中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技术系列丛书”,主要内容涵盖母猪营养调控、母猪批次管理、轮回杂交与种猪培育、猪冷冻精液、猪人工授精、猪场生物安全、楼房养猪、智能养猪与智慧猪场、猪主要传染病防控、非洲猪瘟解析与防控、减抗与替抗、猪用疫苗研发生产和使用等12个方面的关键技术。本系列丛书已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
本系列丛书编写有三个特点:第一,关键技术规范流程来自知名企业先进的实际操作过程,同时配有视频资源,视频资源来自这些企业的一线实际现场,真正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零距离,真现场。这里,特别感谢这些知名企业和企业负责人为振兴民族养猪业的无私奉献和博大胸怀。第二,体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每分册都是由来自企业的技术专家与职业院校教师共同研讨编写。第三,编写团队体现“产、学、研”结合。
本系列丛书的每分册邀请一位年轻有为、实践能力强的本领域权威专家学者作为顾问,其目的是从学科和技术发展进步的角度把控图书内容体系、结构,以及实用技术的落地效应,并审定图书大纲。这些专家深厚的学科研究积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本系列丛书的科学性、先进性、严谨性以及适用性提供了有利保证。
本系列丛书目前已出版4册,分别是:《母猪批次管理技术》《猪场生物安全防控关键技术》《减抗与替抗关键技术》《猪用疫苗生产与应用关键技术》。
“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
“面向2035:中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技术系列丛书”(订购)

《母猪批次管理技术》(订购)
母治平 崔茂盛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母猪批次化管理最突出优势是可实现猪场的“全进全出”,有效阻断病源微生物在不同猪群间的传播,提高猪群健康水平;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减少栏舍、兽药及疫苗等浪费,降低生产成本;优化母猪利用率和周转率,提升猪场总体经济效益。当前我国养猪业正面临非洲猪瘟防控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而母猪批次化生产正好顺应了疫病防控和产业发展形势需要,提升猪场生物安全水平和管理水平,充分挖掘母猪生产潜能和猪场生产资源,提升养猪综合效益。《母猪批次管理技术》系统介绍种母猪引进与选育、母猪批次管理的繁殖生理、母猪批次管理饲料营养配合和饲养技术、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控技术、母猪批次生产关键技术和批次化生产技术应用等知识,并结合中国生产实际,对一些关键技术,采用视频形式进行讲解,更有利于养猪从业者学习和运用母猪批次管理技术。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关键技术》(订购)
陈亚强 陈红跃 梁柱林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关键技术》从生物安全概念在养猪业中的发展历程开始,以猪场外部生物安全体系、猪场内部生物安全体系、猪场生物安全评估体系为主要内容,归纳总结了猪场引种管理、人员管理、洗消管理、建设规划、环境控制、营养调配、防疫管理、实务管理、废弃物处理、生物安全评估等内容。主要从猪场生物安全角度介绍了猪场引种、车辆、外来人员、物料等外部管理,介绍了猪场建设、环境、营养与生物安全的关系,介绍了猪场防疫的具体措施与猪场实务当中应该注重的生物安全细节,介绍了符合生物安全规范的猪场废弃物处理的方式方法,介绍了猪场如何运用生物安全评估体系对生物安全的总体进行评估。以期为养猪业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减抗与替抗关键技术》(订购)
刘震坤 陈鲜鑫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抗生素被禁止添加于饲料中,饲料行业进入无抗时代。但无抗养殖同样带来的一些问题,比如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治疗用药增加、饲养成本提高等,因此养猪生产和饲料生产人员亟需有效的减抗与替抗技术来应对无抗养殖带来的影响。《减抗与替抗关键技术》详细介绍了猪场环境控制、饲料品质控制、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生物饲料(发酵饲料、酶解饲料、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物饲料添加剂等)和中草药等五个方面减抗替抗措施,以及其在猪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以期为养猪生产、饲料生产等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猪用疫苗生产与应用关键技术》(订购)
马增军 袁万哲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猪用疫苗生产与应用关键技术》主要介绍疫苗及其发展简史,猪用疫苗的研发、生产和使用等关键技术,常见的猪用疫苗种类及其应用,对病毒病疫苗和细菌病疫苗分别做详细介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展望。本书力求体现行业标准和最新研究成果,普及公众广泛关注的疫苗基本知识,突出生猪养殖行业从业人员以及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关注的疫苗研发、生产与使用新技术。部分关键技术引入生产实践案例,并辅以视频、图片等形式,形象直观,深入浅出,实用性强。本书可作为养猪生产者和疫苗研发者,以及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