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人大社《传播的偏向》总论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人大社《传播的偏向》总论
徐桂权(北京工商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
2003-11-18 15:13:32  来源:  
 


 媒介是什么?这是传播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却不是一个能让人轻易回答的问题。因为媒介的内涵和外延都极其丰富,它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和载体,还涉及到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这就要求人们从多种视角各个层面来认识媒介的属性和特点。媒介是一种制度现象,受到社会环境中制度系统的影响,这就是笔者认识媒介的角度。

 “帝国与传播”,这是加拿大传播学派开山祖师哈罗德·伊尼斯一部著作的名字。何谓帝国?何谓传播?伊尼斯自己并没有下定义。译者何道宽在序言中解释道:“他研究的传播,是媒介的发轫、流布、变异、互动、特质、偏向”,“他笔下的帝国有两个意思,一是作为政体的大型国家,二是泛指大型的政治组织”。在伊尼斯看来,传播媒介可以分为倚重时间的媒介和倚重空间的媒介;帝国也可以分为倚重时间的帝国和倚重空间的帝国,即宗教帝国和政治帝国。倚重时间的媒介,如羊皮纸、黏土和石头,性质耐久,有利于宗教的传承、维持宗教帝国的统治权威;倚重空间的媒介,如莎草纸、电报和广播,质地轻便,有利于政治帝国的空间扩张和远距离控制。知识和权力的垄断在媒介与帝国的关系中发挥着桥梁的作用。伊尼斯认为一个帝国成功的关键是在传播媒介和帝国组织的时间偏向、空间偏向间保持平衡,他理想中的帝国是希腊帝国,因为希腊的口头传统比较好地解决了时空的偏向问题,而印刷时代西方文明过于倚重空间和书面传统的状况令他感到惋惜和担忧。

 下面让我们从加拿大学派理论发展史的角度来考察伊尼斯的思想。

 伊尼斯心目中的传播实质上有两个意思,一是时空的偏向性,二是媒介形态的演化。前者是他的理论基础,因而论述比较详细;后者并非他的主要观点,却是一条贯穿整套理论的线索。麦克卢汉接受并发挥了伊尼斯关于时空偏向性的思想,提出了“声觉空间”和“视觉空间”的新概念。麦克卢汉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他进而把焦点从人体外在的时空转向了人的感官知觉,这就是著名的“媒介即人体的延伸”的观点。在媒介形态演化方面,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四定律或四效应——放大、过时、再现和逆转,这被誉为他的天鹅绝唱。加拿大学派第三代旗手保罗·莱文森在媒介形态演化理论上做出了新的贡献,他的“人性化趋势”理论强调了人的主动性,认为人能够主动去选择和改进媒介,一切媒介都是“补偿性媒介”,能补救过去媒介的不足,使媒介人性化。按照莱文森的思路,不但麦克卢汉可以发展为“数字麦克卢汉”,而且伊尼斯也可以发展为“数字伊尼斯”:数字时代的网络媒体在空间偏向上不但能把“地球村”完全连为一体,而且开拓了一个崭新的“赛博空间”;而在时间偏向方面,网络媒体的超时空特性打破了传统的线性时空观,虚拟社区中的人们可以在同一场景中非同步对话,从而创造了一种新的“口语传统”。

 由此来看,加拿大学派对媒介技术确有深入的研究,伊尼斯甚至可以被看作是传播学媒介分析的先驱。

 在伊尼斯的理论中,帝国的演化和媒介形态演化构成了一对相互缠绕的双螺旋,二者是相互作用的;然而在他的论述中这对双螺旋却是不对称的。虽然伊尼斯也提及帝国组织和社会制度对媒介和传播的影响,但这与对媒介技术对帝国秩序影响的连篇累牍的论述相比,就显得太微不足道了,这也难怪他的理论会被人误解为“媒介决定论”。在麦克卢汉和莱文森的理论中,我们也只能看到媒介形态演化的螺旋在伸展,而帝国的演化和社会环境对媒介的作用并不是他们所关注的。他们关注的是另一个宏大主题:文明或文化。何道宽认为“媒介即文化”是麦克卢汉想说而没有点破的命题,其实这个命题也可看作是加拿大学派的共同思想:他们都十分注重媒介对社会文化的影响,认为媒介是文明的精髓,媒介史即是文明史,并以媒介做文明分期。然而即便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伊尼斯主要论述了媒介对社会文化的作用,他的思维依然是单向的。如果因此就给伊尼斯戴上“媒介决定论”的帽子也未免太轻率了,也许伊尼斯根本没想过建构一个无所不包的媒介理论大厦,而只对其中一方面感兴趣而已。从某种程度上看,“媒介决定论”甚至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二者间还是有些差别的。

 媒介是处于中心位置的,实际上人却是背后的真正主宰。与其说是制度影响媒介,不如说制度是影响着人;人受到制度的约束,但同时人也是制度的创造者。归根到底,符合人性的媒介才是好媒介,符合人性的制度才是好制度,符合人性的社会才是好社会。伊尼斯致力于传播研究,最后的着眼点还是现实世界的关怀,即希望为西方文明危机找到一个救世良方,但他找到的方子:媒介和帝国的时空偏向平衡,但这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笔者一直关注的制度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那么这个论题价值何在?麦克卢汉提醒人们,不要只看到媒介传播的内容,还要注意到媒介形式本身。实际上早在伊尼斯的理论中已隐含了这个意思,而笔者则要接着说:不要只看到媒介形态本身,还要注意到它周围环境中制度系统的影响。只有看到了这一点,我们才能进而考虑如何形成合理的制度安排来保障传播媒介在社会生活中正常地发挥功能,维护社会的健康运转乃至基本的人类价值。   

传播的偏向》 [加]哈罗德·伊尼斯著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来源:中国图书商报2003.11.14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