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小古文,游戏中教,游戏中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古文游戏教学设计》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小古文,游戏中教,游戏中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古文游戏教学设计》
吴刚平(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2-11-25 10:58:48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古文游戏教学设计》(订购

金晓芳 编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11月出版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小古文教学一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一方面,小古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文脉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公共知识财富;另一方面,它又年代久远,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存在隔离,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才能转化成每位学生自 己的个体知识财富,进而传承和丰富公共知识财富。

  金晓芳老师的游戏教学研究团队,顺应小孩子的天性,把游戏教学作为公共知识向个体知识转换的重要媒介和方式,将其引入小古文教学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创新成果,难能可贵,特别是在“双减”背景下,尤其值得认真总结,大力推广。

  这本书正是对金晓芳老师及其团队十几年如一日辛勤研究游戏教学的成果的一个小结,它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游戏教学资源,对于语文教师更新教学观念、用好统编语文教科书,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对于书中的具体内容,不需我赘述,每位教师读者都可以从中获得独特的解读和不一样的启示。

  在此,我想秉持更为宽泛的立场,从知识论、人性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视角,就游戏教学对于小古文教学乃至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和价值,谈点个人浅见,为游戏教学讨论提供某种理论思考。

  第一,游戏教学的知识论基础。

  从知识论的视角看,游戏教学有助于小孩子主动参与知识建构过程。这是因为,一个小孩子在学校里学的知识,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或是其他科目,对于人类来讲,特别是对于科任老师来讲,都是已知的公共知识系统。学生学或不学,这些公共知识都在,对于学生而言,这些知识就是一种具有客观性、外在性、静态性的事实性知识。这些公共知识的特性,常常让人误以为,只要老师讲得清,学生听得懂、背得出、记得住,教学就是成功的。但事实上, 事情远远不是这样。因为对于学生来讲,只有把外在的“公共知识”转化为自己内在的“个体知识”,公共知识才能被有效激活,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有力量、可运用,成为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个体知识是主观的、内在的、动态的,因此,教学的真正难点,就在于这个从客观的、外在的、静态的“公共知识”到主观的、内在的、动态的“个体知识”的迁移和转化过程。

  那么,在这个迁移和转化过程当中,游戏教学处于一个什么位置呢?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在小学低段,游戏教学是学生具身性地接触知识、参与知识建构的重要方式。对于小孩子来讲,游戏教学为公共知识向个体知识的迁移和转化提供了桥梁,是将外在公共知识转化为内在个体知识的激活机制。通过游戏化的设计,把与小孩子相隔离的小古文,变成小孩子角色活动中亲自体认的主观内容——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而不是静坐听讲的客观对象——事实性知识。并且,在游戏活动中,作为客观对象的公共知识不断地驱动和指引作为主观内容的个体知识发展和提升,两者之间相互丰富,彼此促进,相得益彰。

  第二,游戏教学的人性论基础。

  从人性论的视角看,游戏教学要关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自然属性,即我们要关注和尊重小朋友的生理发育和成长规律。第二个是社会属性,即我们要关注和尊重小朋友的心智和行为发展规律。一个孩子的发展,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只有理解和尊重这些属性、原理、规律,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决策。

  我们重点看看小朋友的自然属性。一个正常的孩子,第一个特征就是对活动的事物和活动本身更容易保持注意力和参与性。这个规律值得我们重视。它催生了一种教学理论,叫活动教学理论。

  越是低年级,越需要活动教学。你让他排排坐,背着双手坐端正,他不是做不到,但是做到了是在害孩子,因为他的主要精力不是放在学习上了,而是老在想:老师正看着我,我的双手背得好不好,我坐得端不端正。一个健康的机体,他不动是不可能的,他的注意力不可能集中那么长时间。这违反人性,不符合孩子的生理发育特点。基于这第一个特征,我们一定要注意活动教学,尤其在低年级这是必须的。

  但问题在于,一直动也会有困扰。这就涉及第二个特征,孩子不仅好动,而且贪玩。虽然玩也是动,但玩跟动的区别在于,玩一定要有意思、有趣味。就是一个孩子是好动的,但如果是枯燥地、单一地、重复性地动,孩子也是坚持不下来的,所以一定是要有趣味地活动。这 就是我们说的游戏教学理论的人性论基础,是由一个孩子贪玩好动的自然属性所驱动的。我们要顺应这种自然属性,否则我们的教学效率就会是低下的。

  值得注意的是,游戏教学不仅尊重孩子的自然属性,让孩子有趣味地玩,而且还尊重孩子的社会属性,在有趣味地玩的同时,有规则,有竞争,有合作,更有公平、愉悦、审美等价值追求。所有的游戏,其实无论是孩子的游戏,还是成年人的游戏,都是有规则的。当一个小孩子说“我不跟你玩了”,其实就是在尝试一种规则,即你不按我的规则来,我就不跟你玩了。如果另外的孩子,接受了这个要求,双方就是在寻求妥协,达成合作,形成一种新的规则或默契,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和建构公平、愉悦、审美等价值观念。这就是孩子贪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催生出了游戏教学理论。

  第三个特征,叫“偷懒”。它是所有人的天性,不教而会,自然生成。既然偷懒是天性,就 要求教学时有方法地去教,要教孩子、鼓励孩子,想办法尽量投入少收获多,也可叫“投机取 巧”。这里面的重点是鼓励孩子有方法地去学习,要巧学。这就是所谓的“最优教学理论”。我们要推动教学改革的三个理论方向,第一个叫活动教学,参与性地教学,具身性地教 学,体验性地教学,即“动中学”;第二个叫游戏教学,有趣味地教学,有规则地教学,有价值追求地教学,即“玩中学”;第三个叫最优教学,就是有方法地教学,有悟性地教学,有优化地教 学,即“巧中学”。游戏教学之所以是一种好的教学方式,是因为它与小学生的自然属性乃至 社会属性高度契合。

  第三,游戏教学的价值论基础。

  从价值论的视角看,我们作为中小学老师,要成为一名好老师,一定要有这样一个信念,就是我们要不断追问:什么事情是好的?什么事情是不好的?具体到游戏教学,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游戏教学?在游戏教学中,我们到底要追求什么?到底要避免什么?到底要抛弃什么?这样的问题需要反复回答和澄清。

  游戏是人类最古老的活动,游戏是人类文明的源泉。英文把游戏称为“play”,按动词解含有“玩乐”“玩耍”之意,按名词解则含有“娱乐”“戏剧”之意。诚如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所说:“人就像是上帝手中的玩具……游戏、玩乐、文化——我们认定这才是人生中最值得认真对待的事。”如何融游戏于学习,这似乎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游戏教学的价值论思考和探索, 也还有巨大的空间和可能,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

  第四,游戏教学的方法论基础。

  从方法论的视角看,游戏教学需要关注:好的东西,我们怎么落实?不想要的东西,我们怎么去避免?还有一些中间状态,我们怎么去宽容?这些都涉及方法和方法论问题。所以,知识论、人性论、价值论、方法论是四位一体的。只有通过四位一体的思考,我们才能真正理 解,应该教什么、应该学什么,应该怎么教、应该怎么学,这可能也是我们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重点和难点。

  现在孩子们的大量知识,大多是机械重复训练得来的,教学只是一个套用的、模仿的设计,而不是活学活用的设计。游戏教学让学生真正获得亲身参与和运用的机会,活学活用,使得类似于小古文这样的外在的公共知识转化为内在的个体知识,成为学生个体主观的知识系统,让知识本身在个体身上得以复活,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有力量、可运用,变成真正具身性的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而不是一堆与孩子相隔离的事实性知识。

  总之,在知识论、人性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等视角的观照下,游戏教学不仅具有极其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具有日益强大的实践生命力。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