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我们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挑选了与本次主题教育相关的部分重点图书,形成这份学习书单,可为党委相关部门实际工作者、基层党务工作人员等组织新一轮主题教育学习提供参考。该书单共17种图书,分别是:“中国之治的成功密码”丛书、“读懂新时代”丛书、“中国共产党口述史”书系、“走近马克思”小丛书、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创新与发展研究丛书、“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书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典藏版、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书系”、《中国道路的政治经济学》、《生态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江山与人民:中国治理体系解析》、《县乡中国:县域治理现代化》、《国之交如何民相亲: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之道》。
主题教育学习书单重磅推荐
1

“中国之治的成功密码”丛书 (订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教育部“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选题”
“中国之治的成功密码”丛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策划的一套兼具政治性、学术性、可读性的主题出版物,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项目和教育部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选题。该丛书对于深入研究、科学解答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读懂新时代”丛书 (订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0年“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出版工程”入选作品
教育部“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选题”
“读懂新时代”丛书思想性、理论性和通俗性、可读性强,四色印刷,图文并茂,体例新颖,文风活泼,致力于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阐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3

“中国共产党口述史”书系 (订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中国共产党口述史”书系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以口述历史、回忆录的形式,精选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决策和重大事件,通过对多位党的老领导、老同志进行访谈,以口述史的形式,展现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诸多重大决策出台的过程,全面回顾重大事件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供了生动鲜活的新时期党史读本。
4

“走近马克思”小丛书 (订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教育部“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选题”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走近“千年第一思想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特邀国内马克思主义领域知名学者撰写了“走近马克思”小丛书。丛书不仅体现了几位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传播强烈的担当意识、宏阔的思想境界、深厚的理论情怀和不懈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力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5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创新与发展研究丛书 (订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集中展示我国马克思主义优秀研究成果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创新与发展研究丛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教育“九个坚持”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主要内容,全面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理论基本体系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新进展,并就如何深刻理解和把握教育“九个坚持”的核心要义做了深入分析和总结,研究与概括了我们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要点。
6

“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书系 (订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
为了更好地向国际社会介绍新时代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方向、政策主张,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释中国治国理政的丰富实践,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组织策划了“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书系。书系注重通俗性和感染力,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体现新时代中国学者和出版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 (订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重大资助项目
教育部“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选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系列图书深入阐释、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通俗的语言解读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论述,引领读者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和灵魂,力图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念讲透彻,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理念讲清楚,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理念讲充分,有助于引领思想意识、凝聚意志力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8

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典藏版 (订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典藏版译丛装帧大气,全部为精装,适合收藏,主要涵盖四个方面内容:一是有关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即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和思想发展史的研究成果;二是有关重大理论问题研究成果,即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规律和未来趋势方面的新成果;三是有关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成果,如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生态问题、后殖民主义、文化多元主义、人的发展问题、共享发展问题等;四是海外有关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研究,这是近些年来国外学术界研究的新亮点。
9

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订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集中展示我国马克思主义优秀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更注重原创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四个主题。通过“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的持续编辑出版,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服务,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出版的重要责任,更正当前理论界存在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误读误解,正本清源、释疑解惑,批判谬论、指导实践,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术出版的新境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术出版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10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 (订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教育部社科司组织编写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领域标杆性著作
汇集众多国内马克思主义相关领域权威学者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丛书在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和理论困惑,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思想政治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具有较强创新性和重要学术价值的观点。本套丛书适合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及相关学科教师和学生使用。
11

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订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精选近几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较好地体现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学科进行研究的一些最新理论成果,它们有的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成果,有的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和规律的新成果,有的是关于现实问题的理论成果。
12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书系” (订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书系”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足当今中国发展的现实,对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展现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前沿理论成果。参与编写的作者均为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其中绝大多数为相关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书系重点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相关最新成果,对于广大读者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中国道路的政治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即将出版
《中国道路的政治经济学》共分四编,第一编着眼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解决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同资本主义世界交往的各种问题,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三大理论创造,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问题。第二编指出了“中国奇迹”的核心,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问题。第三编着眼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迈向新征程中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问题。第四编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核心范畴,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发达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具体形式,是扬弃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本书回答了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是构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枢纽。
14

《生态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 (订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生态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阐明了生态文明概念的由来、内涵,探讨了生态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阐释了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中国古代生态智慧及启示,分析了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和重点工作,并着重探讨了国家公园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等重点任务,从实际出发提出了若干对策措施,旨在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绵薄之力。该书融入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精神,对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意义重大。
15

《江山与人民:中国治理体系解析》 (订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江山与人民:中国治理体系解析》将传统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治理经验上升到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层面加以探讨,尝试用新的思路来说明什么是当代中国的“治理体系”——它的历史沿革与创新,它的优势与特色,它有怎样的普世意义和中国特色。力图说明党和政府如何直面人民之间的差异性,如何对每一个老百姓的所急之事、所难之事、所愁之事和所盼之事尽可能地有所回应,乃至有效解决。这本书是作者十年来行走一线、博览群书、思考中国社会的结晶。书中以严谨的论证直达生活的本质,提出了诸多总结我国传统和当代治理经验的新概念,不乏对我们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众多“小事”的分析,读后让人豁然开朗。
16

《县乡中国:县域治理现代化》 (订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县乡政府是如何运作的?国家的各项政策如何在县域社会落地?县级党委政府与乡镇党委政府如何互动?县级党委政府如何调动乡镇的工作积极性?县域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权威?乡镇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做工作?县域中的基层干部的状况和发展前景如何?《县乡中国:县域治理现代化》一书深描中国政治的实际运行,对上述问题做了抽丝剥茧、入木三分的剖析。该书是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杨华教授的新作,是一本展现县乡政治生态的写实白描书。
17

《国之交如何民相亲: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之道》 (订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之交如何民相亲: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之道》提出,化解世界之痛,在于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者指出,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的挑战在于如何应因世界对中国存在的“恐惧与希望之间"的心理认知。化解恐惧,回应希望,核心在于民心相通,超越美式公共外交基于基督教情结的所谓"赢得民心",使命在于让世界认识、认可、认同中国,形成中国与世界的共识、共鸣、共振。为此应该追求政策目标、价值理念、外交行为的三位一体、知行合一。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