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一书在手,遍览国际教育改革趋向——教育科学出版社《新教学理论速览》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一书在手,遍览国际教育改革趋向——教育科学出版社《新教学理论速览》
2023-05-31 10:31:24  来源: 教育科学出版社 
 

新教学理论速览》(订购

教育科学出版社

  什么是心智习惯?

  心智习惯是人在面临无法立即解决的问题时所采取的思维倾向。作为教师,当我们向学生提出严密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时,我们希望他们能灵活思考、机智推理,从而提升洞察力,培养毅力、创造力和专业技能。心智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我们运用心智力量来决定如何赋予信息和问题更深刻的意义并对其采取相应的行动。

  教师和家长总是关注学生对答案的掌握情况,如考试成绩等表现。当你开始重视心智习惯时,你也会关注学生在尚不知晓答案情况下的表现!

  一旦你养成这些心智习惯,你就是在综合发展各项技能,形成各种态度、线索、经验、能力和倾向。这些心智习惯很少是孤立发挥作用的。相反,在不同的情况下,会产生一系列的行为。例如,在用心倾听时,我们会用到这些习惯:灵活思考、元认知、清晰准确地思考和交流,甚至还有质疑解难。

  我们可能还会对不同的心智习惯做出价值判断,这意味着要决定在什么时机采用哪种习惯。例如,当我们考虑一系列事件时,起初我们往往会陷入一孔之见,然后才会意识到需要灵活思考并转换视角。将某一种视角所适用的心智习惯进行转换可能会改变你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当心智习惯养成时,你对情境线索的洞察力会更强。这些线索标志着使用某种心智习惯的适当时间和环境。学生会随着情境的发展变化而提升自身技能,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习惯。在学生不断采取这些行为,不断对其进行反思、评价、更正并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时,这些行为就自然而然成了一种习惯。

  心智习惯是一种学习成果

  我们在律师、机械师、教师、企业家、艺术家、数学家等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身上都发现了优良的心智习惯。过去25年的研究表明,当学生养成这些优良的心智习惯时,他们就更有可能成为成功的学习者,会欣然接受21世纪及以后的各种挑战。如果我们希望学生在离开校园时能敢于接受各种挑战,我们就必须在基础教育阶段让他们有意识地养成这些行为习惯、掌握相应技能。如此,心智习惯的培养便成了教育的一大目标。例如,在康涅狄格州柏林公立学校的教职工与社区合作拟定学生的学习成果目标时,他们就将心智习惯与学习成果联系了起来。

  培育心智习惯

  心智习惯不易养成,尤其是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例如,感同身受的习惯要求我们在思考与展示自己的想法之前,先以他人的视角进行换位思考。心智习惯不是孩子的专属,它对成年人也有所裨益。正确认识自己的心智习惯非常重要:你如何应对充满冲突、模棱两可、疑难犹存的情境?你是否认为自己做出了灵活、谨慎、创新和明智的反应?你希望在自己的生活中内化哪种心智习惯?

  以下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心智习惯。

  要求学生通过设计海报来共同定义某种心智习惯。

  邀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1)展示一个负面的例子;(2)介绍这种习惯并解释为什么它会是有益的;(3)提供一个策略(例如,当你遇到困难时你可以做什么);(4)展示养成这种习惯的好处。

  邀请学生描述在小组项目中利用一种或多种心智习惯的样子,并邀请他们在项目中审视自己的行为。

  邀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心智习惯,讲述他们在校内外的习惯运用情境,或者那些本可以应用某一心智习惯的场景,并解释该习惯为何在那些场景是有效的。


  本文节选自《新教学理论速览》,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  

来源:教育科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