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迷茫的你:在科研中借力晋级》(订购)
长谷川修司 著
刘灿华 译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3年4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长谷川教授结合自身经历,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揭开科研人员的面纱,生动地讲解了科研人员从研究生到助教、从副教授到教授和团队带头人的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应对之策。
长谷川教授凭借一套自行研发的创新实验设备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科研成果。除此之外,他还热心于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其独到见解。该书出版后不久,就荣登日本畅销书的行列,颇受日本读者的欢迎。
本书不仅仅能让世人了解科研人员这一高深但也有着平凡一面的特殊职业,更会给广大普通的青年学生以及普通职业的职场中人带来启迪和收获,给“迷茫的你”指点迷津!
作者简介
长谷川修司,东京大学物理系教授,日本物理学会会长、物理奥林匹克日本委员会理事长。研究领域为表面物理学,研究方向是固体表面及纳米结构的物性。代表著作有《观察看不见的东西:纳米世界与量子力学》《振动与波动》和《何谓拓扑物质》等。
译者刘灿华,东京大学物理系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长聘教授,研究领域为凝聚态实验物理。曾入选教育部长江青年学者和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获上海市曙光学者称号。
精彩书摘
1 跟随巨蟒的尾巴
——孕育不连续的台阶式飞跃
一些小发现,往往是研究取得飞跃式进展的契机。
在做实验时会碰到让人觉得“咦,好奇怪啊”的事情,有时候这就是飞跃性进展或重大发现出现之前的征兆。如第一章所述,在我开展硕士研究时,井野教授留意到了他在做实验时经常会发现一些奇怪现象,于是就让我将其详细调研一番,最终引发出一项研究成果。如果教授将这个奇怪的现象视为某个失误而忽略的话,那我硕士研究生期间的那个成果恐怕就没了,而我毕业之后,我的学弟学妹将该研究拓展开来写出的好几篇论文,恐怕也都没了。
井野教授对学生说的一句口头禅是:“如果在数据中发现了一些让人觉得异样或奇怪的地方,那也许就是‘巨蟒的尾巴’。要紧紧地抓住这条尾巴,不要放手,顺藤摸瓜地跟进下去,也许就能看清楚整条巨蟒的样子。”(当然,有很多情况也许是跟着以为是巨蟒的尾巴摸下去,结果却只是小青蛇的尾巴,让人失望。)在研究工作中,如果发现了一些征兆就要将其视为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穷追猛打一番。机会是在意想不到之处出现的。
2 教授和学生的关系
——船老大和钓鱼客
历史上有个类似的例子很有名,是发现脉冲星的故事。英国的射电天文学家安东尼·休伊什教授和学生一起建造了射电望远镜用于星体观测。有一天,研究生乔瑟琳·贝尔从射电望远镜得到的数据当中发现了奇妙的信号,后来才弄清楚那是来自脉冲星的周期性强弱变化的电波。
但是,197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只授予了休伊什教授,第一发现者贝尔则未获奖。“贝尔也应该和教授一起获奖”和“学生只是参与了教授设计的研究项目并实施了观测,没有获奖的必要”这两种观点都有,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也为此苦恼了好一番。据说贝尔曾说过,她自己凭着这个发现获得了博士学位,在报道这个发现的论文里也是共同作者,这就足够了。
有个常见的比喻说,教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像海钓客船的船老大与钓鱼客之间的关系。教授是客船的船老大,知道哪儿有很多鱼,让钓鱼客坐上船带着他们去那儿,但实际上垂钓的不是船老大而是钓鱼客,亦即学生。
上述内容,摘自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致迷茫的你:在科研中借力晋级》,摘录时,有修改。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