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家庭情绪养育:智慧父母的修炼手册》精彩书摘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家庭情绪养育:智慧父母的修炼手册》精彩书摘
2023-10-10 11:10:26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

  相信很多父母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体验:孩子一点点长大,我却越来越不能理解他们了。孩子总是莫名其妙发火,是因为脾气坏吗?孩子似乎总是不太开心,是不是病了?为什么孩子很多事都憋在心里,不愿意和我说了?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只是被卷入了“情绪风暴”,而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做很多事帮他们走出来。

  这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与各位读者分享《家庭情绪养育:智慧父母的修炼手册》精彩书摘,让我们一同学习情绪养育小技巧,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庭情绪养育:智慧父母的修炼手册》(订购

总主编:谢斌

主编:曾庆枝 李黎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3年8月出版

精彩书摘

孩子陷入情绪风暴,我能怎么做?

  青少年人群对情绪的识别、表达和调节能力尚在发展中,当他们陷入负性情绪时,情绪往往在认知想法和行为方面表现出来,如:消极想法增多、自我评价过低或过高、人际冲突变多、电子产品的使用变多、消费变多或过于节制、兴趣爱好减退、少言少语或多言多语、行为退缩、动力减少、易被激惹,甚至出现伤人毁物、自残自伤自杀等冲动想法和行为。

  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家长可以尝试帮助孩子缓解冲动,调节情绪,激发动力。若孩子存在风险性的想法和行为,请及时就医求助。

  1

  “自由圈”体验

  所需材料:A4白纸一张,彩色笔(彩铅、水彩笔、油画棒、马克笔等皆可)

  当儿童青少年陷入情绪或冲动中,可以用以上方法为自己绘出一个安全空间,让自己暂时稳定下来。接下来他们会觉察到内在情绪/冲动,用与其感受相匹配的任意颜色、形状、线条将这种情绪或冲动呈现出来。绘画或涂鸦本身就是一种疗愈,相当于给参与者提供了空间和缓冲,这能帮助参与者拥有自处的时刻,回到自己内在的稳定时刻。创作即疗愈,在创作中,参与者的情绪/冲动已经得到缓解。

  以上方法不单是为参与者提供一个情绪释放的出口,还希望当事人能给自己的情绪/冲动一些新的回应,也就是说给自己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在以上体验中,可以在引导参与者把情绪/冲动通过颜色、线条、图形等呈现后,再建议他在自己的即兴涂鸦创作上做一些添加,目的是让当事人感觉这幅作品看起来让自己更舒服一些。

  最后,要引导参与者通过语言描述创作过程中自己的感想,如可以问:你最开始的涂鸦创作是哪个部分?它是在表达什么?给自己回应后,这幅作品看起来有什么不一样吗?在这个过程里你会感受到什么、想到什么?……用以上方式引导参与者表达,相当于让他把内在的情绪和冲动性的想法行为从感受层面上升到理智层面,从无意识层面上升到意识层面,由此,心智化的水平也得到提高。

  2

  音乐情绪同步

  音乐可以同时对身体反应、情绪和认知想法带来影响。音乐本身具有的物理特性、审美功能、情绪功能和人际功能,对孩子识别、表达和梳理情绪有积极作用。一般来讲,儿童青少年都比较喜欢音乐,接下来分享“音乐情绪同步”这一情绪干预法。

  “音乐情绪同步”的方式可以为孩子的情绪提供一个出口,起到缓冲作用,有利于促进情绪调节,同时能增进亲子关系,而良好的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的情绪稳定有重要价值。

  3

  撕纸

  所需材料:纸(纸的材质、大小等可以由孩子自行挑选,或家长提前准备,最好是容易撕的纸张)

  当孩子处于强烈的情绪或冲动中时,此方法可有效释放和缓解情绪或冲动,以免在强烈的情绪或冲动出现时引发伤人伤己的行为。家长和孩子也可以举一反三,探索更多方式方法,如砸枕头、枕头大战、戳橡皮等,以更好促进情绪或冲动的释放和缓解,提高孩子对情绪的觉察和表达能力。

孩子总是带着负面情绪,怎么办?

  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引导孩子积累积极情绪,找到自我价值。

  当一个人长时间处在负性情绪中,积极的情绪可能会被忽视,因此,我们需要额外花费精力重新发现积极的情绪。

  对于家长来说,我们可以为孩子创造能够体验积极情绪的条件。例如,带孩子参加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出去旅行、参加公益活动等。

  ▪ 在大自然中消磨时光

  ▪ 画画

  ▪ 散步/跑步/游泳/打球/滑冰/骑车等各种运动

  ▪ 跳舞

  ▪ 和朋友聚餐

  ▪ 制作美食

  ▪ 看电影/看书/听音乐/看话剧/看展览/去动物园

  ▪ 整理/打扫

  ▪ 野餐

  ▪ 幻想

  ▪ 做志愿者

  ▪ 做手工

  ▪ 养宠物

  ▪ 洗澡

  ▪ 种花花草草

  也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价值清单:

  第一步

  列出让孩子感到愉快或平静的活动每次可能花费的时间。一天只有24个小时,就算我们有很多让自己感觉有价值的活动可以去参与,也需要考虑每项活动可能花费的时间。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这项活动有可能就会消耗我们的精力,变成负担。列出时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当我们需要的时候,可以根据当天的时间安排选择合适的活动去做。

  第二步

  检查清单上活动的构成。为了让这个清单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我们需要在清单上列出至少三类活动:能够独自完成不需要他人参与的活动,不需要借助很多额外设备或材料的活动,能和别人一起完成的活动。

  第三步

  将清单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让孩子每天做一项上面的活动。在做的过程中专注、投入,觉察整个过程,收集愉悦或者平静的感受,体验此时此刻的自我。

孩子叛逆,怎么“治”?

  让叛逆得到升华,允许用合适的方式“反叛”。

  叛逆,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只有通过叛逆,他们才能自发地探索世界,而这对于他们今后获得对自我的肯定及成就感、减少负面情绪的易感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同样可以列清单,与孩子进行讨论,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叛逆方法,以下是具体步骤:

  第一步

  头脑风暴,列出所有的叛逆方式。在这一步先不考虑可行性和安全性,只是打开思路,看看什么样的活动是一种叛逆。

  第二步

  划掉不合适的叛逆方式。不合适指的是会对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例如自杀、吸毒、赌博、高危的性行为等。家长需要与孩子讨论哪些是不合适的叛逆方式,在孩子缺乏相应知识时提供知识普及,以确保孩子能够理解。对于一些有争议的叛逆方式,例如烫发、染发、文身等,可以具体讨论此种叛逆方式在什么时候可以做、可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如果有比较大的影响,如何将影响降到最低。例如,可以在周末戴彩色的假发出门。在这里告诉孩子,他们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叛逆不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还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以下是可供参考的一些叛逆方式:

  ▪ 给出一个诚实的回答,哪怕这个诚实的回答不中听

  ▪ 在节假日穿非主流的着装出门

  ▪ 质疑自己不同意的观点

  ▪ 放弃那些符合主流期待但是没有成效的事情

  ▪ 对亲人的请求说“不”

  ▪ 独自一人时尖叫或者大喊

  ▪ 周末的时候晚睡晚起

  ▪ 在家听歌外放,不用耳机

  ▪ 不把东西放在该放的地方

  ▪ 做一些不符合自己性格的事情

  ▪ 买不实用但是喜欢的东西

  ▪ 养个宠物

  ▪ 做自己,就算别人不喜欢也无所谓

  ▪ 穿一件印着自己喜欢的口号的T恤

  以上是从书中摘出的针对孩子出现不同情绪状态时给家长的一些沟通建议。其中的很多方法同样也适用于我们每一个成人。更多内容可以参考《家庭情绪养育:智慧父母的修炼手册》一书。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