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快要过去一个月了,你的新年过得怎么样?新年,是时间的新起点,也是重启心灵,找到自我的契机。
习近平主席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
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人生故事的主人公,做自己故事的英雄,每一个个体都将闪闪发光。今天要分享的是《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希望大家在2025年都能够做好人生故事的主角,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订购)
[美]唐纳德·米勒(Donald Miller)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在故事中,有四种基本人物:受害者,感觉自己无路可走的人;
反派,让他人变得渺小的人;
英雄,直面挑战、做出改变的人;
向导,帮助英雄的人。
我们会同情受害者,为英雄欢呼,憎恨反派,尊敬向导。现实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扮演英雄或者向导的角色,我们的人生将充满能量、收获成功。而如果我们扮演受害者的角色,那人生注定要失败。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我们扮演的是哪一种角色。
唐纳德·米勒将四种故事人物投射到现实生活和普通人身上,让我们认清自己扮演的角色,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我们过上有意义的人生。
当你扮演受害者或反派角色时,要能及时发现。
创建一个简洁的人生计划,为你前方的目标带来清晰性和意义;
做你人生故事的英雄,掌握自己的人生;
为你的人生带来创造力;
不仅要创造丰富多彩的人生,还要体验深层次的价值创建一个简洁的人生计划,为你前方的目标带来清晰性和意义; 做你自己的人生故事的英雄,掌握自己的人生;
为你的人生带来创造力;
不仅要过丰富多产的人生,还要体验深层次的价值。
此外,本书还将帮你发现成为英雄的机会,并且避免掉进成为受害者的陷阱。
精彩书摘
受害者/反派/英雄/向导在故事里,有这样四种主要角色:
1.受害者,这是感到自己无路可走的角色。
2.反派,这是令他人变得渺小的角色。
3.英雄,即故事的主角、主人公,这是直面自己的挑战并完成转变的角色。
4.向导,这是协助英雄的角色。
当你阅读一个故事或者观看一场电影时,你会同情受害者,为英雄欢呼,仇视反派,尊重向导。 这四种角色之所以存在于故事里,并不仅仅因为他们也存在于真实世界中,更因为他们存在于你我的内心。
在生活中,我每天都在扮演这四种角色。如果我遭遇了一场不公平的挑战,那么我通常会扮演一分钟的受害者,为自己感到难过。如果我受到了他人的陷害,那么我就会连做梦也想着复仇,活脱脱像一个反派。如果我想到了一个好点子,并且想要把它实现,那么我就会切换到英雄模式,采取行动。而如果有人打电话过来说需要我的建议,那我就会扮演向导的角色。
问题在于,这些角色并不是对等的。其中两个能帮我们体会到深层的意义感,而另外两个则将我们引向毁灭。
我曾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主要扮演着受害者的角色,而这种思维定式对我的人生品质造成了消极的影响。正如我将在本书中阐述的那样,我曾经不喜欢我自己。我不喜欢我的人生,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同时,我既赚不到钱,又没有健康的人际关系,也不是一个称职的专业人士。
我的人生像一场凄凉的悲剧般上演。若不是我后来有了某些发现,它可能就这样一成不变了。
我认识到,我的问题不在于所处的环境、接受的教养乃至过去的创伤;我的问题在于我看待自己的方式。如前所述,我把自己看成了一名受害者。
可是,随着我对文学和电影作品中英雄们的强大品格有了更多的认识,我开始琢磨,把这些品格中的某几样化为己用,是否能创造出一种更美好的人生体验。 像英雄一样生活(可能跟你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英雄既不强大,也不是万能的;他们只是正在经历一种转变过程的受害者)让我在不自知的情况下走进了一种名为意义治疗的领域,这是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开创的一种疗法。我将在本书中就意义治疗展开更多的介绍。
走进意义治疗使我的人生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我从一个愁眉不展的人变成了一个乐天知命者。我不再虚度光阴,而是力求日有所得。我原本对亲密关系有所畏惧,但现在已能够走入这些亲密关系,并懂得享受。最重要的一点是,我此前一直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如今却能体会到一种深层的意义感。
循此方式生活近十年,我自创出一份人生方案和每日计划表,得以把有用的想法组织成一个系统。而本书的要义正在于此。像英雄一样生活,你将体会到一种深层的意义感。这本书传授了一套便于使用的系统方法,每个人都能凭此开启一段富有深层意义感的人生。 如果你一直为一种徒劳无用的感觉所困,如果你厌倦了自己正在经历的故事,或者你当下不得不重新来过,为自己创造一个新的现实,我真心希望这本书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英雄:愿意直面自己的挑战并完成转变的人
过了很多年,我终于认识到,扮演英雄的角色会给我们的故事带来极其显著的提升。这也是本书想写的内容。如果我们想要掌控自己的人生,让我们的故事朝着有意义的方向调转,那么我们就应该涌现更多的英雄能量,减少受害者和反派能量。
我很感激自己的这份领悟,因为它很有可能拯救了我的人生,至少一定拯救了我的人生品质。英雄能量的精髓是什么?英雄是想要在人生中取得某样东西,并且愿意接受挑战,从而变成有能力得到自己想要之物的那个人。
我们在读一本书或者看一部电影的时候,潜意识里总想让英雄迎难而上,力挽狂澜。
这也是我在编改一个行不通的故事时一定会问自己的问题之一。主人公是如何应对挑战的?当他们被侮辱时,他们的反应是怎样的?当他们被拒绝时,他们会如何对待那些拒绝他们的人?当他们感觉自己失去了一切时,他们还能在黑暗中找到一线光明吗?他们会努力尝试吗?他们会不顾艰难险阻迈步向前,在一次次被击倒之后重新爬起来吗?
如果主人公以矢志不渝的行动和一种希望感做出回应,那么我们的故事就将向前发展,变得越来越有趣。但如果他们像受害者一样觉得无望,或者像反派一样转而攻击他人,那么这个故事就会分崩离析。
我们扮演的角色将决定我们故事的品质
当我们谈论我们在自己的人生故事里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时,我们真正在讨论的其实是身份认同。我们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无力的,那么我们的故事就掌握在命运的手上,而我们则以受害者的身份行动。
如果我们认为他人是渺小的,应该听我们的话做事,我们就是在以反派的身份行动。相反,当我们涌现出英雄能量时,我们经历的第一个转变就是,我们的人生不再由命运掌控了。至少不完全是这样了。英雄怀抱勇气站起身,去改变他们的境遇。
命运也许会为我们设置挑战,但是它不会指定我们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我们不是预先编写好的程序。我们有改写自己故事的力量。命运也许会让阳光照射我们,把雨水洒向我们,但是它不会决定我们是谁。我们自己决定我们是谁,而正是我们的身份指引着我们的故事,而不是任何其他人或其他事。
当我们看到一个能力绝对健全的人悲哀地把自己看成一个受害者时,我们会忍不住想要批评他没有自制力。但是自制力并非他真正的问题所在。他的问题在于自我认同。他不知道自己体内蕴藏着英雄能量。
还记得那些有助于创造一个好故事的原则吗?随着我对这些原则了解得越多,把它们在生活中应用得越多,我看待自己的方式就转变得越大,同时,我的人生经历也变得越来越有意义。
事实上,我的故事中那些美好的部分,就是从身份认同开始的。我很好奇自己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一段旅程便由此开启了。
我去鲍威尔书店买书和卖书的日子持续了近两年之久。只要我一有钱,我就去买书。等我把钱花光了,我就又把书卖掉。这显然是一桩赔本的买卖,但是人不能只靠吃比萨生活。我热爱文字,我想亲笔写出那些文字。我越来越想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真的成为一名作家,甚至萌生出一丝希望。
转变并不是在一夜之间发生的。我继续在受害者、反派和英雄的角色之间摇摆不定,每一天,甚至每个小时,都在变。但是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更多地扮演英雄的角色,同时削减受害者和反派的戏份,而这让一切都变得不同了。
我几乎每一天都会写作,而且几乎每一天都写得比前一天更好一点。
从受害者心态向英雄心态的转变开始于这样一个问题:我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知道自己有一点可能性成为一名作家,知道自己有一点可能性完成某些有意义的事情,我就有了冒险和尝试的勇气。
我认识的每一个鼓舞人心的人最初都是从相似的好奇出发的,他们想知道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能创造什么样的事物。想想那些激励过你的人。过去的某一天,他们或拾起了一把吉他,或把一根晶体管插入了计算机,又或是缩窄了火箭引擎末端的喷油嘴,而三十年之后,这些人已经改变了世界。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