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在裁判说理中的运用》(订购)
作者:高尚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正义的核心是平等,但平等却不是正义的全部。类似案件的运用有着极强的现实面向和实践旨趣。为了实现类似案件类似审理,司法案例应如何成为裁判文书的说理依据?案例成为说理依据与成为裁判依据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司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案例制度又将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决定着案例制度未来能否真正扎根中国大地。
本书旨在回答法官在进行裁判说理时应如何运用案例的问题。正文部分由八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是案例的含义、性质与功能。第二章是案例成为说理依据的理论与实践,包括裁判为何必须说理、案例作为说理依据的必要性和价值,以及分析案例在具体化说理中的作用过程。第三章是说理依据的运用,从比较法的视角进一步探讨说理依据的种类。第四章是以案说理的实证研究,为以案说理提供实践层面的对策建议。第五章至第七章是以案说理的方法论,包括类似案件的检索、类似案件的判断以及类似案件的冲突与解决,为法官提供选取类案的原则和标准。第八章是数字时代以案说理如何走向深处,从智慧司法的特点出发,对数字时代如何以案说理进行描摹和预判。
作者简介
高尚,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理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院联合培养博士,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博士后。先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最高人民法院等实践部门工作或实习。著有《德国判例使用方法研究》《德国判例制度研究》等专著。在《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律科学》《环球法律评论》《探索与争鸣》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课题、中国法学会后期资助项目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参与各类课题研究十余项,先后多次获得国家领导人及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名家推荐
以加强裁判文书释法说理为小切口深化和规范司法公开,对于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进而支撑和服务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具有关键性意义,也是当下亟待解决的真问题。作者撰写的《案例在裁判说理中的运用》既是对现实观照下的理论回应,也是对法官如何准确把握释法说理的目标要求,全面提升说理质量,将释法说理贯穿证据审查、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全过程这一实践需要的有益探索。
——胡云腾(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
案例通过裁判形成,而裁判也需援引案例。因为相较于纯道德说理,裁判说理具有较为鲜明的权威论证色彩,制定法、案例与学说作为来源不同的权威,都在司法裁判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本书在剖明司法案例之含义、性质与功能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国外与国内的比较视野,证立了以案说理的必要性;从类案检索、判断和冲突解决三个阶段释明了以案说理的方法论,同时兼顾了经验实证与智慧司法的背景。通过系统化的阐述,作者为“案例作为司法裁判的说理依据”这一新时代的新课题交出了自己的答卷,也对案例法治这一新进路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雷磊(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讲座教授)
司法说理是法治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司法裁判理性化的重要保证。作者为司法说理提供了一个新视角,通过发掘类案中所蕴含的法律原理、法律方法和经验智慧,法官借此可以实现裁判的多样化证立。本书兼顾理论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推进了我国传统的司法说理理论。
——孙海波(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教授)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