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种植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产业。“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五年,是促进种植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五年。其中,蔬菜作为人类鲜食产品的主要来源之一,提供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在居民膳食结构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是我国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为保障城乡居民健康营养需求和生活质量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期间,促进设施蔬菜提档升级,重点优化设施结构,强化设施装备,提高环境调控性能,推进生产管理轻简化、自动化,至关重要。
蔬菜工厂是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种高投入、高技术、精装备的生产体系,集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和系统管理于一体,使农业生产从自然生态束缚中脱离出来,按计划周期性进行蔬菜生产的工厂化农业系统,是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吸收应用高新技术成果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之一,代表着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智慧蔬菜工厂》(订购)
主编:杨其长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智慧蔬菜工厂的设施结构、环境控制、营养供给、栽培模式、智能装备、智慧决策以及辅助机器人等核心技术与装备,重点围绕智慧蔬菜工厂两个应用场景——自然光蔬菜工厂和人工光蔬菜工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详细描述了两个场景下光照、温度、湿度、CO2气体、营养液等环境要素与作物之间的作用规律、智慧化管控以及工厂化条件下高效生产的智能装备技术,展望了智慧蔬菜工厂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智慧蔬菜工厂基本原理、工艺系统、智慧管控以及无人化操作等理论与方法方面具有创新性。
主编简介
杨其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6年3月中国农业大学生物环境工程专业博士毕业,2005—2006年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访问学者,2013—2014美国亚利桑那大学高级研究学者。农业农村部“都市园艺装备重点实验室”主任、科技部“中国-罗马尼亚‘一带一路’农业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设施植物-环境互作机制及其工厂化高效生产技术研究,在智能LED植物工厂和温室蔬菜工厂化等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以及其他科技奖10项,出版著作9部,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Plant、Engineering、ACS Nano等SCI期刊上的论文115篇,授权发明专利75件(其中美国及PCT专利8件),培养硕博士研究生68名。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光华工程科技奖、“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农业先进个人、四川杰出人才奖等荣誉称号,兼任国际园艺学会(ISHS)设施植物智能化专业委员会主席、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ISA)农业照明专业委员会主席、国家智能植物工厂创新联盟主席等学术职务。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