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缅怀民族英雄 弘扬民族精神--《林则徐在新疆》编后感 - 编辑荐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编辑荐书
缅怀民族英雄 弘扬民族精神--《林则徐在新疆》编后感
新疆大学出版社
2004-04-09 16:45:59  来源:  
 
 《林则徐在新疆》丛书,由新疆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流放伊犁》、《南疆勘地》、《诗词选注》、《怀念英雄》四册,论述了林则徐在新疆流放过程中,与当地各族人民一起,垦荒造渠、戍边卫国的作为与业绩,体现了他伟大的爱国精神、高尚的品格节操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该书还收录近年来人们对他的怀念诗文,反映了林则徐在人民心目中不可磨灭的光辉形象。
 林则徐一生为官四十年,他有一枚印章:“历官十四省,统兵四十万”。在当时腐败的官场里,他是以精明强干的优秀才能和兴利除弊的正派作风而不断升迁的。在鸦片泛滥危及中华民族的紧急关头,他奋不顾身、严厉禁烟、奋勇抗英,但却无辜戴罪,被革职流放伊犁。从1842年12月10日抵达伊犁惠远城,到1845年12月4日接旨获释,9日离开哈密,林则徐在新疆生活了整整3年。这是他一生中最痛苦、最悲愤、最艰辛的日子,也是他与新疆各族人民共患难的日子。人们往往注意到他任钦差大臣在广东轰轰烈烈的禁烟抗英,而不太注意他流放新疆期间默默无闻的奉献。流放新疆在他充满业绩和坎坷的一生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落难时能奋发有为,更能显示出他的英雄本色。
 在《流放伊犁》分册中,论述林则徐初到伊犁的思想和实践。为了加强新疆边防,林则徐积极推动伊犁将军布彦泰上奏,使伊犁绥定(今霍城)总兵建置得以保留而不被裁撤;他还协助伊犁将军布彦泰垦荒19万亩,又捐资承修伊犁喀什河渠首龙口工程,大渠贯通后,使惠远城东10万亩土地得到灌溉。这条大渠经过整修,至今还在造福伊犁各族人民,被亲切地称为“林公渠”。
 以往有人认为林则徐南疆勘地没有太大的必要,没做什么工作,只是走马观花地转了一遍,而在《南疆勘地》中详细论述了林则徐此行是为朝廷制定南疆垦荒政策提供依据,可见其责任重大。他在1845年上半年,历尽艰辛,先后勘察了库车、乌什、阿克苏、和田、莎车、喀什、焉耆七城60万亩地,认真查勘,地水并勘,草拟勘地奏稿,留心考察地方屯政、地方史志与民族关系,合理分配七城垦地,首先照顾维吾尔族人民的利益,以利于各民族生活安定,共同开发边疆。该书还论述了林则徐续勘托克逊伊拉里克工程及与哈密王的斗争。
 该书作者细心研读了林则徐的流放日记、书信和诗词,查阅了大量的清代档案史料等,以严谨的史实进行论述,力图尽可能贴近真实的林则徐,反映真实的林则徐。
 在以严谨的史实论述的过程中,该书还纠正了一些前人历史研究中的错误,如:闻名世界的几位史学家都说奕山、奕经是道光帝的堂兄弟,书中指出应是道光帝侄;林则徐在哈密有“数万人”告状之事,书中指出“百余人”才符合历史真实;还有根据林则徐的诗词,指出乌鲁木齐红山上林则徐塑像的碑文之误等等。该书还特别注意吸收当代学者的成果,如论述林则徐与哈密王的斗争时,引用李中耀先生的成果,指出哈密王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历史人物,他为维护祖国统一而壮烈牺牲。同时指出他还有苛政欺压人民的一面,这是林则徐与他斗争的症结。
 林则徐后裔对这套丛书的出版给予了很大支持,著名外交家凌青亲自为该书作序,林子东为刘长明同志书写林公名句。新疆大学出版社对这套丛书的写作与编校质量都进行了严格把关,同时精心进行装帧设计,封面选用伊犁林则徐纪念馆内的林公塑像,下面是林则徐当年居住过的伊犁河畔惠远城的断崖残壁,既体现了历史的沧桑感,更表现林则徐的天地英雄之气;封底篆刻林公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版式选用林则徐线描头像,每册书前有4页照片,环扉选用油画、国画、林则徐手迹、毛泽东手书林则徐诗句,并附有林则徐在新疆的路线图。 


摘自:《中国出版》2004-03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