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帮你解决教学新问题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帮你解决教学新问题
晓丽
2004-05-13 16:02:14 来源:
“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是教育科学出版社最新推出的一套解决新课程课堂实际操作问题的新书,它兼顾“务实”与“务虚”,务实在于其所有内容都建立在课程改革实验区已有实践的基础之上,包括许多来自教学第一线的大量精彩案例,注重可操作性;“务虚”在于它有理论支撑,对许多新课程的难点作了深入的理论剖析,既避免了单纯的理论阐述,也避免了单纯的经验堆砌。力争满足广大一线教师们的迫切需要,也是本书内容的亮点所在。丛书共五本,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特级教师杨九俊担任总主编。下面对本丛书中的各册书分别作一点简单介绍。
《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
老师们希望改传统的教学组织方式,但是他们感到困难,困难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对课堂多样化的组织方式缺乏比较系统的思考和了解;其二是在不同组织方式的具体“操作技术”方面缺乏必要的指导和训练。本书给这些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支持。
它将帮助教师理解并学会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和实践性学习。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把“小班教学”、“网络化教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树立学校品牌的理想目标,但是本书更加关注的是这种组织方式的特殊操作要求。同时,人群的组织不仅只涉及学生、教师群体的合作,学校与家庭的协同也同样在改变着我们千百年来的传统。
《新课程备课新思维》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重中之重,因为它关系到新课程理念在具体而微的教学层面上的落实,关系到广大教师日常的教学生活方式的转变问题。
而备课则是教学过程首要的、重要的环节,因此如何备好课,做好教学设计,以符合新课程理念,就成为广大教师最为关心的课题之一。本书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现了备课的各个方面,如传统备课的问题及新课程备课的新思维、与文本对话、与课程标准对话、与教材对话、与课程资源对话、与学生对话、与自己及同伴对话、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名师备课谈等,力求成为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良师益友。本书由一批具有理论素养的专家、教授及国家实验区的优秀教研员、一线教师参与编写,力求做到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操作性。
《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
全书从教学现场的描述与教学细节的分析入手,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贯彻、落实这些理念。全书共分十章。第一章带有“总论”性质,主要对教学理念与教学细节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提出新课程需要教师增强教学实践智慧。第二章到第十章围绕第一章内容细分为九个专题,每个专题探讨一个教学理念,分成“教学现场的呈现与描述”、“教学细节的捕捉与分析”、“教学理念的概括与提升”三个部分。所呈现与描述的教学现场,绝大多数来自课改实验区,真实、具体、生动,活灵活现,给人以强烈的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从正反两方面说明该教学体现或者违背了某种教学新理念。教学理念的概括与提升,则是既立足现场关注细节,又跳出现场忽略细节,从综合的角度和理论的高度,由现场和细节所反映的个别问题引发对整体教学的思考,力求体现实践智慧与理论智慧的完美统一。
《新课程说课、听课与评课》
说课、听课与评课应该说都不是课堂教学本身的实施性内容,但说课作为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反思工作,听课作为现场的研讨观摩和检查督导工作,评课作为考核评价和推进推广工作,都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方式,也都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本书把对课堂教学的关注放在了一个独特的角度,更多的是从旁观的和评价的方面去解读课堂。说课,主要是把握说课的内容和形式,同时要关注说课的时态和实效。听课,主要分为检查、评比、观摩和调研等四种功能,并特别强调常态性听课。评课,在全面评价课堂教学的同时,主要是抓住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全书提供了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的相关性理论,又有大量具体的兼顾学科、学段和课型方面的案例。既注重理论又凸现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操作性和阅读性。
《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
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内容,同时又是难点问题。传统的应试教育,以考试来评价学生的陈旧观点是课改过程中最主要的障碍和束缚。
本书以课堂教学评价改革为主阵地,既剖析了评价改革中的重点问题,如“考试在教学评价中的地位”、“教师如何在教学评价中进行自我反思”,又阐述了新课改下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如“怎样评价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下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等。该书既注重最新评价理论的简要介绍与梳理,又汲取了来自江苏各市最新的评价改革的典型经验,全书以“理论+案例+点评”的形式为主,理论阐述和案例介绍紧密结合,既具一定的理论高度,又具一定的实践操作性,力图为一线的教师们、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评价改革方面提供启示和借鉴。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4年5月13日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