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高职语文教材应有独特的落脚点 - 教材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教材论坛
高职语文教材应有独特的落脚点
朱坤泉 陈兴昌
2004-06-11 17:04:57  来源: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选用的大学语文教材与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实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断层和脱节现象,主要表现为:选材上过于强调思想性、教育性、经典性,与高职生的接受能力不合拍;编排上着力维护体系的规整、体例的划一和体裁的完备,与高职教育的灵活性和变动性相悖离;编写方式上大多因袭流行了几十年的“注释+导读”的范文讲解模式,与高职语文的能力结构要求有差距。在这样的框架下进行的语文教学,犹如戴着镣铐在逼仄的空间跳舞,沉重压抑、僵化刻板,缺乏鲜活的时代性和实践的生命力,不仅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收效甚微,而且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极为不利。那么,高职语文教材的落脚点应放在哪里?
 首先,应放在培养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之上。恰如夏中义先生在伙学人文读本》的总序中所言,大学的人文教育就是为大学生的“精神成人”提供系统的优质思想资源。而长期以来,人文教育的缺失,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功利主义的片面追求,使得一个世纪以前鲁迅先生提出的“立人”宏愿至今仍然是一项未竟的事业,人文精神之于大学教育就显得尤其迫切。作为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在解读入文内涵、渗透人文精神、倡导人文关怀、培养人文素质上优势独具,且责无旁贷。
 其次,应重视培养高职生的语文能力。高职学生所需具备的语文能力主要包括:一、阅读与欣赏的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材的编写及教学要精选精讲,善于提炼一般原则或指点一般门径;选文精当但触角要密要长,视野要宽要广,使课本成为接通人类文明血脉体系的一个结点;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维;鼓励理解和感悟的开放性和多解性,在不同意见的争鸣与碰撞中生发智慧火花,培育创造性思维。二、较强的实际写作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材的编写及教学要通过解读课文及设计相关练习,把写作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与锻炼和掌握写作技巧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要有针对性地将课文学习向课外延伸,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边读边写,读写结合,从勤读中吸收养分,经勤写转化为能力。三、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这就要求首先从观念上扭转能说会道是耍嘴皮子、不务正业的传统偏见,确立擅长言辞、善于交际也是立足现代社会的重要能力的人才观;语文教材的编写及教学要善于吸收古今中外名家大师的演讲精华,精心设计听说练习,通过不同途径和方式强化学生的口语训练;还要将培养说话、主持、交际等能力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战胜胆怯、提升勇气和胆量有机结合起来,使口语训练成为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
 高职教育的特殊性、高职生文化基础的实际以及高职语文教材信息容量和所占课时的有限性,要求高职语文教材编写降低难度、高度,淡化系统性、经典性,突出能力培养目标,兼具人文熏陶与能力训练的双重责任,以提升高职生的综合素养。

摘自:《现代教育报》2004-06-14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