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关于哲学社科类学术著作出版问题访谈实录 - 编辑荐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编辑荐书
关于哲学社科类学术著作出版问题访谈实录
2004-06-11 17:05:50  来源:  
 
 (根据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率AM990/FM93.4,2004年5月30日22:15实播录音资料整理)

 节目主持人叶沙(简称叶):最近在书店里可以看到一套新出版的《同济·德意志文化丛书》,一共8本,是由同济大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我知道,当前很多出版社都在抓所谓的畅销书,在这样一个时机,同济大学出版社推出这样一套可以说读者面很小的哲学社科类学术著作,是出于一种怎样的考虑?今天,我们请来了这套丛书的责任编辑、同济大学出版社的沈志宏老师来和我们一起谈谈。

 丛书责编沈志宏(简称沈):各位听众朋友晚上好!首先呢,感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周末读书”节目,在同济大学出版社建社20周年之际,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次宣传的机会。我们希望在社会各界的协作、支持下,为社会奉献出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和科学知识产品。

 叶:理工科大学出版社出版哲学社科类学术著作,可能面临怎样的压力?

 沈:同济大学出版社在传统意义上,是一所以理工类学科,特别是以建筑工程类学科见长的大学出版社。出版哲学社科类学术著作不是我们的优势,面临的压力显然主要是经济效益问题。其实,目前整个出版业都处于严峻、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不单是我们这样的出版社在出版社科类图书方面有非常大的经济效益上的压力,即使在优势学科类图书的出版方面,竞争同样也非常激烈。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在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下,通过我们多方面的努力,争取把经济效益方面的压力消解到最低。

 叶:《同济·德意志文化丛书》的社会效益怎样评估?

 沈:刚才谈到所谓优势学科与非优势学科的问题,只是一般层面上的认识。从建校将近100周年的历史来看,同济大学一度曾以一所理、工、医、文、法5大院系并举的综合性大学而著称于世。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校致力于综合性大学的发展,恢复建立了文法学院,近年来我们在德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具有国内领先的优势。新出版的这一套《同济·德意志文化丛书》的作者和编译者中,不仅有我们同济大学的一流专家教授,而且汇集了多名国内的著名学者,是近年来国内最新研究的一次成果展现。德意志思想文化是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一块瑰宝,对于人类的文明进步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套系列丛书的出版对于我们认识时代,认识我们自己,将会产生积极而长久的社会影响。
 叶:每年出版社科类成套丛书,怎样解决好经济收益问题?

 沈: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先从学校的定位谈起。同济大学自改革开放以来,传统学科和新建、重建学科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学校新的目标定位是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一流大学。作为依托学校发展而发展的大学出版社,我们要融入学校的发展规划,要为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和学科建设服务,加强新选题的开发。因此,在巩固和加强传统优势学科类图书出版的同时,我们会继续出好这套《同济·德意志文化丛书》,而且还会去开发诸如《同济·法兰西文化丛书》等一类有同济大学新专业特色的选题。

 出版社科类图书,从目前的情况看,正如刚才所说到的,我们将面临很大的经济效益方面的压力。面对这一压力,怎么解决?我想,根本的一条,就是走品牌建设、规模效应的路子。品牌打造出来了,规模效应形成了,经济效益逐渐地也就会显现出来。当然,这可能会要经过一个比较长的时期的努力。最近,党中央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号召,明确提出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因此我们有信心,也有责任努力做好这方面的出版工作,同时在营销推广方面注意加强宣传策划,力争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叶:哲学社科类著作的目标读者群是哪些?怎样与更广泛的读者群衔接?

 沈:哲学社科类学术著作的目标读者群,就这一套《同济·德意志文化丛书》来说,主要还是一些从事哲学、社会学、人文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的广大学子。但是,正如伟人曾经说过的,哲学并不是哲学家的哲学,而是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哲学要从哲学家的课堂上解放出来。因此,我们在出版哲学社科类学术著作的同时,会非常关注哲学社科类普及性读物的选题开发,做好专业读者与大众读者之间的阶梯性衔接工作。

 另外,从另一方面来说,就哲学类著作的阅读而言,我很赞同主持人叶沙倡导的一种方法:对没有什么专业背景的读者来说,哲学书也是可以一读的。开始只是粗粗的读,泛泛的读,不求甚解的读,慢慢地就会一点一点读进去的,读进去之后你就会从中读出许多“精彩”来。实际上,这套书中就有不少思想性、可读性俱佳,读来令人称绝的精彩华章和绝伦诗篇。慢慢地读进去,相信你一定会大有收益的。

 叶:社科人文类选题开发的标准和目的是什么?

 沈:总的来说,社科人文类图书选题开发的标准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促进社会人文科学发展。目的是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国民的人文社科素质,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叶:由于时间上的原因,今天的访谈只能暂时到此。非常感谢沈老师的一番解读性谈话,相信会对大家阅读哲学社科类著作有所帮助。也希望同济大学出版社今后不断为我们推出优秀作品。

 沈:谢谢大家!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支持我们,到同济大学出版社来选购你们感兴趣的优秀图书。

 定购地址:同济大学出版社书店(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和平楼118室)

 邮编:200092定购电话:021-65982475 021-65980502

 来源:同济大学出版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