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国内对外汉语教材建设概览 - 教材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教材论坛
国内对外汉语教材建设概览
杨芸
2005-03-11 16:34:34 来源:
近日,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和商务印书馆共同举行了“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开发”的签约仪式。从今年起到2007年,这套正在开发的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系列教材将陆续在全国发行。据有关人士介绍,这一动向是在全球“汉语热”高涨的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反映。该套教材既满足了高校不同层次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培养的需要,同时也涵盖出近些年对外汉语教学和教材建设方面的新成果,对今后我国对外汉浯教材建设将起到基础性的指导作用。记者日前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业内人士,以解读我国对外汉语教材建设的新趋势。
克服老化问题 建设新式教材
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对外汉语教材的出版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已有较大的发展,出版数量、种类都呈几何级数增长。但是重复率比较高,教材的形式比较单一,精品教材不多,在世界上的发行和推广力度也不够。有一些国家在汉语教学中还在使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教材。
从去年3月举行的第七届“国际汉浯教学讨论会”上收集的意见来看,对外汉语教材老化过时、针对性不强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被认为是制约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主要体现在教材中文学作品过多、过旧,学生反映想学和急于学的学不到,而课堂所学的离现实生活太远,学了以后基本用不上。其次,一些教材对外国学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生活环境考虑得不够,符合外国学生学习规律、适合干不同学习阶段的针对性强的教材目前严重不足。另外,针对日本、韩国等非英语国家学生编写的汉语教材偏少,无法满足这部分学生的需求。
而就对外汉语教学来说,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李泉院长认为,“以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填鸭”式的满堂灌使学生很少有实践的机会,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主、以学为主的观念,才可能找准第二语言教学的路子。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石锋院长则强调要引入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手段单一,是无法激发汉语初学者产生学习兴趣、对汉语学习有心理压力和畏难情绪的重要原因。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对外汉语教材应该如何建设?采访中,有关专家给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意见。
注意语言对比 反映中国特色
中南民族学院文学院的何干俊教授从语言的差异性和文化沟通的角度提出了看法。
首先,以对比语言学的原则作为编写教材的理论基础。
对比语言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对比描述,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对比语言学的理沦在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上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能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何干俊教授强调学习外语主要是学习跟母语的差别,即不同的表达。
其次,教材应该反映中国人的思维模式。
思维与语言密不可分,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在汉语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因此,编写一套反映中国人思维特点的对外汉语教材对留学生掌握汉语会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理论上也是行得通的。
第三,教材应该反映中国文化。
何教授告诉记者,文化决定语言,也影响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有意识、有目的地在教材当中介绍一些中国文化,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当中,透过字面的意思,去真正全面地掌握汉语。
多媒体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电教中心的黄勤勇老师告诉记者,对外汉语教材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其纸介质的形式,在今天乃至未来相当一段时间来说,仍不失为汉语教学事业的主流,但对外汉语教材多媒体化与网络化的进程已刻不容缓,对外汉语教学只有紧紧依附干传播工具与知识载体的革命,才能真正走向世界。对此,他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
一、成立长期的研究开发机构,确立长期的目标,网罗各种专业技术人才、通才,使一代一代的教材不断升级,各种功能不断扩充、完善(包括新技术手段的应用)。
二、制定阶段性成果的总体框架,然后组织实施。要把教学一线作为项目开发的主战场,联合校内外技术力量,避免再走“汉字编码”16的老路。新—代多媒体教材只有充分发挥汉语教师的创造能力,并与市场(学生)紧密结合,才能发挥巨大威力。
三、多媒体对外汉语教材的开发过程,可以先易后难,为了节省时间、经费和填补网上“空白”,前期开发可以实施现有“产品”转换。即把大量的已有的对外汉语教学参考工具书和可利用的图象资料与原有的书本教材结合起来,并使之多媒体化,从而成旧教材的新卖点。当然,从长远考虑,对外汉语教材必须开发出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媒体素材,并在目前编写的新一代教材中预留媒体空间。
来源:《现代教育报·教材周刊》2005-02-25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