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专家视点---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材建设:繁华背后冷思考 - 教材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教材论坛
专家视点---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材建设:繁华背后冷思考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沈 婕 汤国安
2005-11-23 15:55:53  来源: 教材周刊第87期 
 
 在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专业于1999年正式设立,由于是一门新兴学科,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因此,在教学方法、教育模式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教材问题尤为突出,从教材内容的选择,到教材体系的建设,目前都不够规范。

 通过对近年出版的GIS专业教材进行汇总、统计与分析,我们发现,各个出版社出版的GIS教材各有侧重:高教版偏重于专业基础课;电工版较注重外文图书的翻译与出版;武大版较注重GIS的开发与应用;科学版则相对比较全面,从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等方面都有一些教材。另外,从教材作者的专业背景看,地理学界著名学者教授编著的教材,其结构与内容体系能够较好地与国外教材接轨,重视地理信息系统的地理学基础与内涵,重视从地理学的视角、利用地理哲学思维的方式,认知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进而描述地理关系,探究地理模型的GIS实现。而理工科院校编写的GIS教材则将力量下在测绘的数据基础、GIS软件的编程和开发等方面,地理基础这一块显得薄弱一些。

 虽然各版本教材的侧重点不同,但有些问题却是共同的。

 学科整体科学性有待完善。成熟的学科都有其自身科学的体系,地理信息科学从建立至今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还处于成长摸索的阶段,各个学校由于各自的学科背景不同,对于GIS专业该开设的课程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意见,因此,相应的教材缺乏科学体系的指导。

 教材系统性亟待加强。目前,虽然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已有的教材很多,但是针对本科教学的教材还不够系统,虽然在人才培养体系上有本科、硕士和博士的明显界限,但是不少学校在人才的实际培养上还存在着内容重复、教材的适用对象不明确等问题。这些都给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教材体系完整性上有差距。虽然一些部门和院校出版了相关的教材,其中不乏一些精品,但这些教材大多数集中在GIS基础课领域,对于GIS专业课和选修课教材则少有涉及,因此,构建完整的GIS专业教材理论体系对于我国地理信息学科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教学改革的进行意义重大。

 教学实用性仍有不足。目前现有的一些教材没有按照教材的体系来编写,内容的讲述方式不是针对教学来设计、没有作业安排和相关的实验、实习,这些都为教材的使用带来很大的问题。

 易读性较差。目前大部分GIS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相互引用的内容太多,和国外的GIS教材相比,可读性不强。学生普遍反映,自学相当困难,难度较大,尤其是在当前GIS专业优秀教师还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对地理信息的教育及普及产生了很大难度。

 教材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目前GIS教材的系统性建设与专业的发展相比还显得落后。因此,如何进行教学大纲的编写、课程内容的界定,如何进行教材体系的建设,是摆在大家面前十分严峻的问题。

 来源:教材周刊第87期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