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临终关爱与最后尊严(犁净)---北大社《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临终关爱与最后尊严(犁净)---北大社《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
2006-11-16 15:40:34  来源: 北大出版在线(信息中心)2006-11-08 
 
 傅伟勋教授享誉海内外的《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这本书的中文简体版最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由这书名,一般人很容易想到,死就死了,还谈什么尊严不尊严,更不必说还要“死得有品质”了。初看这个书名,我也是颇纳闷,生命的尊严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死亡还有“死亡的尊严”就比较特别了。不过,对生死大事,人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一直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然而,买到这本书之后,不看则已,一看忍不住一口气就把它从头到尾看完了。看罢,心中的感受久久无法平息。

 傅教授得了淋巴腺癌,接受治疗之后,仍以极大的毅力把他在美国大学教授多年的有关死亡学的教材与经验写下来。这种精神,为这本书增色不少。在此书中,他谈到对死亡学的探讨涉及心理学、宗教学、哲学、精神医学等各种学科与理论,问题庞杂,需要各方人士去努力,需要学术界去讨论。我想谈的是,芸芸众生中的我在此书中得到的感动是什么?

 如果您的家中有位老人,也许您就明白什么叫“死得有品质”。

 我之所以对生死大事如此关心,也是因为我们家有一位已年届90岁的老祖母。傅教授在此书中对理想死亡的看法是:濒临死亡的人身心能够得到安顿,临终并有亲人静侍在旁,使其安然离开人世。现在我想说的便是我的祖母,她于去年不小心摔了一跤,而且又发现骨质疏松后,经过医生诊治,至今只能坐着,再也无法自行走路了。而且还须长期服用止痛药,否则痛苦难当。祖母病倒了,该怎么办?她可以有品质地活到死吗?

 最初,我建议父母亲把祖母送到一家好的养老院,大家合力出钱,父亲的几个兄弟每人一周去探望一次。父母非但不同意,还严厉斥责我大不孝,而且此事又涉及大伯母与小婶的态度,她们不愿花这个钱。最后,决定轮流看护,四个月轮调一次。老祖母未生病前,身强气壮,常常骂大骂小,是非颇多,对媳妇们从不假以颜色。起初还闹出不少问题,日子久了,也就没人理她了,但她仍照骂不疲。生病后,因为大小便、吃饭、洗澡全要人侍候,脾气好了一些。但对食物、空气、冷热等敏感极了,整天呼大唤小,几乎弄得每一房都人仰马翻,把大家都得罪光了。祖母的儿子们,早死的早死,不理她的不理她,就只剩我父亲与一个聋哑的小叔了。父亲一向不管任何事,也管不好,都是母亲在打点。小叔更不用说,是小婶一肩挑。

 我父母双亲既要工作,又要看顾老人家,怎么办?最后,只好请正忙于照顾自己才一周岁女儿的大妹,白天代为看护。母亲晚上回来,常常忙得团团转。最糟的是,老祖母夜里一两点睡不着又要叫人,直叫到声嘶力竭、妈妈起床为止。又常常要母亲拿中药给她吃,中药还需是去寺庙里求的药签才可以。母亲是极孝顺的儿媳,那阵子看上去足足老了十岁。因此,我对一向颇偏爱我的老祖母不满极了,也不太理她了。

 前一阵子,有天晚上到小婶住处附近的姑姑家做客,妈妈忽然打电话来,要我前去小婶住处探视祖母,说她临时身体不适,小婶无法处理。外甥陪我驱车前往,老祖母躺在木床上,才几个月不见,她好像更瘦了。因为有好一阵子没见面,对她的不悦多少消失了一些。在昏黄的灯光下,老祖母喃喃诉说肚子痛、背痛,要打针?? 没多久,她又断断续续地说:“你知道吗,我生不如死,这样躺着,不如死了好。”看到那般光景,我心中大痛。老祖母对其他子孙辈虽不怎样,对我可是不错。如果连我都不理她,又有谁会疼惜她老人家呢。想到此,我缓缓地对她说:“阿妈,其实我是很爱您的,您老人家以前疼爱我,我全都记得,没忘记。今天听说您身体不好,我就过来看您了,大家随时都在您身边啊??”听完这番话,祖母频频说:“这样我就很值得了,很值得了??”一副安然自得的模样。我又唱歌给她听,唱《天黑黑》、《望春风》等歌,听着听着她便睡着了……

 回家路上,想到今夜祖母那难得一见的愉悦神情,才发现自己以前是多么吝惜付出关怀。虽然祖母是位很麻烦的老人,但人在濒临死亡时,她的心态是不定的。我相信许多老人都与我老祖母一样,对生充满着无奈与痛苦,对死亡依旧怀着一份恐惧。在生死交煎之际,忍受着无限痛苦,只能过一天算一天。即使我对老祖母表示了亲情之爱,也只能稍解她一时心情的苦闷。她还是一天到晚,哀哀痛痛,神色戚然。在祖母身上,我彻底体悟到每个人的一生终会历经生、老、病、死的过程这一道理。傅教授提出“死得有品质”的理想境地是身心俱安顿。对一个久病卧床但又不能死的人,若非平常有修养,能把人生看成“瓜熟蒂落”,又何其难哉??

 也许通过傅教授《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这本书,我们可以体会到,除了追求活着时的生活品质之外,对即将死亡的人也应寄予一份关心。因为每个人一出生就“向死接近”,只是我们都予以漠视罢了。虽然我们可能无法有释迦的普世慈悲,但若能给予周围的人一份更完整的关怀,不也是尽了一份心力了吗?更进一层,借着对死亡的认识与了解,我们不妨试着问问自己如何才可以“死而无憾”,由此深化思考“生之意义”。

 《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傅伟勋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 25.00元

 来源:北大出版在线(信息中心)2006-11-08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