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男人为什么不想要孩子?《父亲的礼物——男人的生活如何因孩子而改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男人为什么不想要孩子?《父亲的礼物——男人的生活如何因孩子而改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解舒舒
2007-03-14 10:47:55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网站2006-12-18
作为一个女人,结婚、生子、教育孩子是那么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当年轻的女子与身边的男友,或是新婚的妻子和自己的丈夫聊起孩子的事情时,大多数男人都会一脸惊愕的表情:“噢,还早呢吧!”或者很严肃地告诉你,“我们现在的经济基础还养不了一个孩子。”
的确,正如《父亲的礼物》一书所指出的那样,许多男人在对待为人之父的问题上,有一种几乎不为人知的矛盾复杂心理。当然,他们承认自己将会有孩子,但并不像女人的期望那样强烈和执著。男人心里想的是什么呢?
是的,有了孩子,意味着责任,一种终生的责任;有了孩子,意味着必须分散我对真正重要的事情——工作的精力;孩子会介入我的婚姻生活,孩子会要求我更多的付出我自己,从而更多的失去自我。
这种潜在的心理意识使得父亲跟孩子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隔阂,我们马上会回想起年轻气盛的儿子跟恼怒的父亲之间那种剑拔弩张的气氛,或者邻家女孩儿跟爸爸之间弥漫的那种疏理和陌生的情绪。作为中国人,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朱自清的《背影》对父子关系的表达。父亲永远不苟言笑,而儿子总是显得叛逆而又任性妄为;父亲的关爱和牵挂凝聚在为儿子送行的蹒跚脚步中,儿子充满内疚和感恩的心情只能寄托于目送父亲远去背影的泪光里。难道父亲只能是这种含蓄而凄凉的表达方式吗?
不是的,《父亲的礼物》一书将会告诉你,在孩子一出生的时候,作为父亲的你就需要对孩子倾注爱和关怀;养育孩子,其实潜在的有益于心理健康;当你成为一个好父亲时,你与孩子的亲密以及所获得的爱的回报,会远远超过你曾担心会失去的某些东西;你将以你的实际行动向你的孩子身教言传,你也会更珍视人本身而不是看得见的物质上的成功,从而会感觉更加的自由自在。
了解了这些道理之后,你也会迫切的想做一位好父亲吧。作者在该书中为你讲述为人之父将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为你提供专业、正确的指导。你可以应用这些指导,成功地应付为人之父之后在生活中必须扮演的种种角色:父亲、丈夫、老师、教育者等等。这些指导包括:
如何适应孩子给婚姻生活带来的变化?
怎样与孩子更愉快的相处?
如何对待淘气小孩的无理要求?
如何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在一起而不影响工作效率?
如何带着爱教养自己的孩子?
如何提高自己的涵养?
如何让你的妻子更加爱你?
此外,作者同样给单亲父亲和继父提供的心理调适和实践的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中国家庭讳莫如深的“性教育”问题,本书也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语言幽默,案例生动有趣是本书的一大优点,足以让你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获得为人之父的智慧。本书的作者阿伦·汉斯是美国加利弗尼亚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精神病临床助理教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汉斯博士的最新力作《父亲的礼物——男人的生活如何因孩子而改变》也许会吸引你的眼球。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网站2006-12-18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