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中国海派经济论坛(2001)》简评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中国海派经济论坛(2001)》简评
郭铁民
2002-09-04 10:23:07  来源:  
 
由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程恩富教授主编的《中国海派经济论坛(2001)》(上海财大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全面介绍海派经济论坛近三年共七次研讨会研究成果的著作。该书具有以下特色和内涵:

第一,关注现实,追踪热点。海派经济论坛注重将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相结合,牢牢地将其视点锁定在中国经济理论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上。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际,海派经济论坛第6次研讨会专门探析了有关开放保险市场与促进民族产业问题,并对东南亚金融危机进行深层次理论思考。在中国即将加入WT0之际,海派经济论坛第10次研讨会又着重分析了经济全球化中的开放与保护,不仅对经济全球化的各种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且还提出了一些具有真知灼见的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举措。如论坛主席程恩富在《经济全球化及中国的对策》一文中,在对全球化的动因与基本特征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正负面影响作了深入分析之后,提出了中国应对的思路:加快建立“三控型”民族企业集团,以应对“海外兵团”的涌入;争取对半式双赢,以求在全球化过程中实现利益均沾;尽快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以为本国企业争取平等的竞争环境;积极消除金融隐患,以确保国家金融安全。论坛还十分关注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变迁,第7次研讨会对中国经济改革20年进行回顾和展望,深刻阐述了改革以来的五次思想大解放与经济制度的变迁;第9次研讨会又着重探讨了新中国50年的经济绩效与制度演进;第11次研讨会又对中俄经济改革与发展进行了反思与前瞻。

第二,创新思路,革新政策。海派经济论坛历来以旗帜鲜明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而著称于学术界。如反对“金融霸权”的理论和主张;中国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问题的提出等。

第三,坚持真理,超越传统。海派经济论坛贯彻“海纳百川、推陈出新、探求真理,思想解放而不僵化,学风严谨而不‘风化’”的学术风格,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采取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的态度。在研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时,著名经济学家蒋学模、张薰华以及顾钰民、周肇光、何玉长等中青年教授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反对否定劳动价值论的形形色色的要素价值论的观点。这些观点在经济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马克思经济学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要不断地根据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发展自己。海派经济论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发展具有世界背景和中国特色的理论经济学做出了贡献。它把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着力探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所遇到理论和实践问题,并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拓展新的理论。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法律学院)

摘自《经济学动态》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