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大国的崛起》首发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 教材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教材论坛
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大国的崛起》首发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2008-10-09 10:45:30  来源: 教育科学出版社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研究总结30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成就和基本经验,由教育部组织撰写、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大国的崛起》一书,于2008年10月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出席并讲话。

 陈至立在讲话中说,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特殊日子里,《教育大国的崛起》一书的出版,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教育改革开放三十年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三十年。三十年来,我们党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规模不断壮大、质量不断提高、结构日趋合理、效益显著提高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三十年不懈探索,三十年铸就辉煌。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对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发挥了重大作用。

 陈至立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发展的巨大成就雄辩地证明: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强盛。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的根本保证;坚持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锐意创新,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动力;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坚持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效率,是教育改革的根本价值标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提;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新一代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工作的主题。这是我们经过三十年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积累的宝贵经验。

 座谈会由教育部部长周济主持。周济指出,国务院已经决定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开展大学习、大总结、大调研、大落实,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教育部副部长、本书课题组组长袁贵仁在发言中重点回顾和介绍了本书撰写过程和内容。他指出,《教育大国的崛起》一书,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阶段性特征,着眼于改革创新的时代背景,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重大战略措施、重大战略部署的决策与实施过程,集中展示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艰难历程和辉煌成就,系统总结了这一时期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做法、基本经验和重要启示,生动展现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强决心,中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的聪明才智,中国亿万人民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满腔热情,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模式和规律特点。

 本书立意高远、视野开阔、史料真实、生动亲切,全书共分9章,约50万字,并收录有100多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其各章内容分别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转折、教育体制改革的战略抉择、奠基中国的全民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大国的历程、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创新型国家呼唤创新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取向、面向世界的中国教育、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新征程。

 在座谈会上发言的还有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白克明,原国家教委副主任、中国职业教育学会会长王明达,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连宁、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刘长乐、教育部部长助理郭向远、教育部老领导何东昌、柳斌、韦钰、朱新均等出席会议。(《中国教育报》2008年10月7日第1版)

 来源:教育科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