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这情!这魂!——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汶川情 中华魂》读后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这情!这魂!——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汶川情 中华魂》读后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黄弗同
2008-11-05 09:07:51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手上捧着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今年七月出版的一本沉甸甸的书。说它沉甸,是指书里承载的情谊厚重。我连夜俯在台灯下,直读到半夜,心情激动不已。这是一本难得一见的好诗集。
 
 震惊全国和全世界的汶川大地震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14时38分。讯息传到中央,15点55分胡主席及时作出救灾指示,19点33分温总理抵达成都,第一时间直赴灾区视察灾情,深情地慰问灾民,特别是对老人和儿童。存活下来的灾区人民都看到了,哭了,总理哭了,全中国的人民哭了。

 人们没有被大灾击倒,从天涯、海之角,解放军、武警部队迅速赶来了,志愿者赶来了,医护人员赶来了,抗灾抢险的工程人员赶来了。包括灾区人民在内的一场感天动地的救灾大行动迅速开始了。

 在山崩地裂、余震不断。风雨飘摇的情况下,演出了多少撕心裂肺的故事,涌现出了多少奋不惜身、义无反顾的救灾英雄。他们从废墟中、碎石下抢救出成千上万的受伤的灾民,修建了多少道路、板房、学校和医疗站;成队的飞机、火车、汽车运来了以万吨计的救灾物质。在抢救过程中,有不少的人负伤,有不少的人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英雄,是一群敢于和死神拼搏的人,是一群敢于和天斗、和地斗的人。时势成就了英雄,英雄们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他们的行动为全国人民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在这座丰碑上刻写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情。

 十三世纪我国有一位著名诗人元遗山,他在一首《摸鱼儿》的词中写到:"恨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他提出了一个大问题,但没有回答。今天,我们的英雄们却以实际行动回答了:在危难的时刻,人与人之间不论亲疏、贫富、贵贱,可以生死相许,此谓之大爱。浩浩乎,大爱无垠,上善若水。个人心怀大爱,可称厚德高贤;家庭蕴有大爱,可以和睦兴家;国家拥有大爱,可以抗击一切灾难,兴邦振国。这就是汶川大地震给我们留下的宝贵启示——汶川情。

 我手上这本书记载了人世间最珍贵、最纯净的大爱--爱国情、爱民情、父母情、夫妻情、儿女情、师生情、朋友情等。书中收集了一百首真诚感人的诗,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歌颂大爱。这在男女情歌充斥的歌坛上奏响了另一种主旋律,这些诗特有高格,显得沉雄悲壮,大气磅礴,催人奋进。在汶川大灾难中奋发出来的高尚品格、精神,我认为就是中华魂。这是几千年的优秀中华文化蕴育、千百次大小灾难磨练而成的中华魂。这魂,万古不灭。

 在那些沉痛的催人泪下的日日夜夜,我也情不能已,魂不能安,写过几首从心底流出的带泪的诗,选出一首作为这篇短文的结束语吧:

 老翁八十泪无多,近日涟涟淌似河。白发满头情尚在,也思为国赴岷峨。

 2008年8月26日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黄弗同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