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条分缕析 厚积薄发——简评赵奎生先生《对联修辞艺术》复旦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条分缕析 厚积薄发——简评赵奎生先生《对联修辞艺术》复旦大学出版社
文师华
2009-03-04 15:35:38 来源: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年10月,我收到
赵奎生
先生寄来的大著《
对联修辞艺术
》,此书长达39万6干字,由复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拜读此书,我眼前一亮,感到非常兴奋。对联作为微型的文学样式,人们爱写、爱看,但很少有人对对联中的修辞技巧进行细致、全面深入的探讨。赵先生凭借广的学识,选取一千多副古往今来的名联妙对,诠释了创作对联的各种修辞手法,并介绍了与每副对联有关的历史掌故、奇闻逸事,内容广泛,知识丰富,趣味性强。此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不仅分析了常见的修辞格,而且列举了很多不常见的修辞格。《辞海》“语言分册”中写成词条的修辞格只有比喻、借代、双关、夸张、反语、对偶、排比、顶针等二十多种,赵先生《对联修辞艺术》涉及的修辞格多达132种,其中有许多是人们不太知道的修辞格,或者是人们只作为文章的表现方法看待而没有作为修辞技巧看待的修辞格。如:与辞采相关的“润色”、“降用”、“借语”、“同画”、“淡抹”“影响”、“了语”、“危语”、“绝语”、“虚掩” 等;与词语组合力式有关的“同旁”、“迭架”、“抵牾”、“串组”、“嫁接”、“连环”、“牵带”等;与文章结构有关的“分总”、“回环”、“合说”、“分说”等;与文章表现方法有关的“衬托”、“起兴”、“对比”、“互文”等。对这些不常见的遣词造句技巧和文章写作方法,赵先生一一界定,并举例说明。
其二、注重辨析区分两个以上近似的修辞格。如:第229页:“回环与回文的区别是:回环虽词语在两个分句中回环往复,但不能依次倒读,句中词序排列较自由。回文的词语在句中依次回环往复的词序是固定的,能依次倒读,顺读与倒读词序、音义皆相同,或倒渎构成新联。”回环的例子有海南华封岩联“洞中有天,天中有洞;山外无景,景外无山。”回文联的例子有北京前门老舍茶馆联:“满座老舍客,客舍老座满。”,第264页“合说与互文的区别是:互文乃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合说是合而说之,分开解释。从形式来看,互文是‘一分为二’,合说为‘合二为一’。互文与合说在分合意义上具有相反的特点。”互文的例子有雁门关联:“水木荣春晖,柳外东风花外雨;江山留胜迹,秦时明月汉时关。”合说的例子有山西霍县韩厚祠联:“成败一知己,存亡两妇人。”仅从这两个例子中可知,此书能从细微处入手,对修辞格之间的差异性进行了细致的辨析。
其三、选录并鉴赏了许多精妙的古今对联。兹举数例:1、“歧义”修辞格的例子中有“某项姓人家门联:“一门三学士,四代五尚书。”一般人认为项氏自吹本家族出了三个内阁大学士、五个六部尚书。项氏却回答说:“我家父子三人,皆为县学生员,分别于杭州、仁和、钱塘三县求学。祖父与父亲生前皆作过贡生,合家四代皆习《尚书》,我家乃一门三学士,四代有五人学习《尚书》也。尔等不要乱点句子,把字读白了。”闻者大笑。2、“虚掩”修辞格的例子中有“曾国藩赠大姑”联:“大抵浮生若梦,姑从此地消魂。”清朝重臣曾国藩游天津时,眷一妓名大姑,曾国藩题此联赠之。浮生,《庄子·刻意》:“其生若浮。”谓人生在世,虚浮无定。此联用“大抵”作虚掩词,为贪恋女色找借口,内容当不可取,但从艺术技巧看,用虚掩修辞格使语意含蓄,避免眷妓行为的直露,以“雅”掩“俗”。3、“集引”修辞格的例子中有“佚名题马鞍山太白楼”联:“举杯邀明月,放眼看青山。”此联为集句联,上联集自李白诗《月下独酌》,下联集自自居易《洛阳有愚叟》。此联集不同诗人的诗句成联,抒发了登楼的豪放、旷达之情,对仗工整。
总之,赵先生《对联修辞艺术》一书融学术性于知识性、趣味性之中,对楹联家和广大楹联爱好者欣赏对联、创作对联均有启发意义,对报刊记者拟写文章标题、中小学教师的语文教学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来源: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