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梅兰芳与孟小冬:一对名怜的刻骨恋情——《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北京大学出版社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梅兰芳与孟小冬:一对名怜的刻骨恋情——《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北京大学出版社
么书仪
2009-06-22 10:17:12 来源: 《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北京大学出版社
梅兰芳生于光绪二十(1894)年,十岁之前生活在伯父梅雨田家中,过的是入不敷出、寅吃卯粮的日子。14岁那一年,梅兰芳做歌郎结识了冯耿光。穆辰公民国六年(1917)的《伶史》和波多野乾一民国十五年(1926)的《京剧二百年历史》都记载了冯耿光给梅兰芳“为营住宅于北芦草园”的事情,时间应该是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
1908年,梅兰芳的母亲病逝之后,梅家迁居鞭子巷头条,梅兰芳在这里结婚生子。
1911年,梅家迁居鞭子巷三条,梅兰芳自言:“鞭子巷三条,是一所极平常的四合房,上房五间,左首两间是祖母的卧房,右首两间是伯父伯母带了两位未出阁的妹妹住的。当中这间,布置了一个佛堂,我祖母喜欢看经念佛……我伯父在上年(1914)的秋季就病死在这所房里。”
从民国五年(1916)起,梅兰芳收入渐多,他用两千几百两银子,“典了”一所宽敞的房子,又一次住进了芦草园。
据梅兰芳在20世纪50年代《舞台生活四十年》中的回忆描绘,芦草园的房子“是两所四合院合并起来,在里边打通的,上房是十间,南房也是十间。南房这部分除了一间是大门洞,一间是门房,再紧里边靠墙是堆杂物的一间之外,其余的七间,外面的三间打通了是我的客厅;里面的四间也打通了,是我用作吊嗓、排戏、读书、画画的地方。我们都叫它书房。有些熟不拘礼的朋友,和本界的同仁来了,就在这一大间书房里谈话”。梅兰芳“熟不拘礼”的朋友包括冯幼伟、齐如山、樊樊山、李释戡、罗瘿公等等。
梅兰芳购买无量大人胡同的房子应该是在民国十三年(1924)之后,因为梅的祖母故去是在1924年,那一年他还住在芦草园。祖母去世的时候,梅兰芳31岁,那时候他已经取代了谭鑫培,成为梨园行公认的、首屈一指的名伶,已经有能力随心所欲地为自己购置和建造房产。
许姬传的《许姬传艺坛漫录》中对无量大人胡同的房子也有详细的描绘:
梅兰芳后来买了无量大人胡同的宅子,北平沦陷,搬到上海之前,他一直居住在这里,也是两所四合院合起来的。1949年我随梅兰芳先生到北京参加文代会,住在东交民巷六国饭店。一天,梅先生邀我同去无量大人胡同,他说:“这所房子,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因经济困难(停止演出)卖掉的。”到了门口,见门外挂着一块“摄影协会”的牌子。进门后,他带我走进一座小楼,是座有卫生设备的“洋楼”,阳台是圆形的。下楼时,他说:“这座洋楼在古老的四合院群中,是并不协调的。”说着走进了楼对面的一间大平房,房内上方设有藻井,虽已褪色,仍可看出彩绘雕琢的图案。梅先生说:“当初这里是个院子,建造这座厅是我的主意,并请彩画工匠把一个乾隆粉彩盘子里的图案照描上去。”他又说:“这就是‘缀玉轩’,当年曾在这里接待过许多国内外的文学家、艺术家、诗人、画家。印度诗人泰戈尔、瑞典皇太子古斯塔夫、日本歌舞伎座的守田勘麋、村田嘉久子都在这里作过客。”
无量大人胡同房子是梅兰芳亲自设计和改建的,它的时髦、豪华和气派,是梅兰芳作为一代名伶经济地位的写照。
在诸多的关于梅兰芳的叙述里,不仅芦草园房子的来源说法不一,无量大人胡同房子的变卖原因也是众说纷纭。梅兰芳自己说无量大人胡同的房子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因经济困难(停止演出)卖掉的”,可是建国后定居香港的吴性栽在《京剧见闻录》说:
当时(1927年)梅跟孟小冬恋爱上了,许多人都认为非常理想,但梅太太福芝芳不同意,跟梅共事的朋友们亦不同意,后来梅的祖老太太(梅雨田夫人)去世,孟小冬要回来戴孝,结果办不到,小冬觉得非常丢脸,从此不愿再见梅。
有一天夜里,正下大雨,梅(兰芳)赶到(孟)小冬家,小冬竟不肯开门,梅在雨中站立了一夜,才怅然离去,所以,梅、孟二人断绝来往,主动在孟,但虽如此,梅总觉得是他对不起她,他想送一点钱给小冬,作为他对她爱情上缺陷的补偿,可是他实在没有钱,最后,他把心爱的无量大人胡同的房子卖掉了,大概得到了三、四万块钱,托人送给了孟(小冬)。
许锦文《梨园冬皇·孟小冬传》说:(梅孟仳离之后)1931年夏、秋之交,(孟小冬)南下上海,正式延请郑律师为法律顾问,要让(梅)兰芳给个说法……杜月笙给梅兰芳挂了北平长途,告诉他小冬来沪请律师事,杜说:“好来不如好散,公了不如私了,不是我偏心,好男不跟女斗,真要闹起来,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以后的路还要走。我来做个和事佬!请梅老板拿出个三万、五万的,算作离婚补偿,从此脱离关系,郑大律师那边也由我去打个圆场。梅老板,您看怎么样?”
梅兰芳在和孟小冬分手之时,本来就想送一笔钱给她,欲化解矛盾,以表心意,怎奈当时她(孟小冬)耍小孩子脾气,一口回绝,现在又把事情闹到上海去了,虽然心里不很痛快,但杜月笙出面调解,不能不买他的账,所以在电话里满口答应:“好吧!就按杜先生说的办,给四万。……为付这笔钱,他后来不得不把他心爱的北平无量大人胡同的花园住宅卖掉,1932年4月全家迁居上海。
吴性栽和许锦文的叙述,都说变卖这所房子的原因,关乎梅兰芳同居四年的红颜知己、当时的名伶(女老生)孟小冬。
始于1927年终于1931年的梅孟之恋,曾经轰动了北平的梨园内外。当时,梅兰芳是首屈一指的名伶,孟小冬正在走红;一个男旦、一个坤生;一个年过而立,一个青春年华;一个有两个妻子,一个初涉恋情……他们的关系有太多的看点,周围的人也在起劲地撮合,于是这两个公众人物被关注、被追踪、被爆炒、被赞美、被扭曲……也就在所难免。
梅孟之恋的当事人有四个,四个人立场不同想法各异:梅夫人王明芳一儿一女都已夭折,自己又做了绝育手术,自从福芝芳进门之后她就退居次位,此时已经是肺病三期,住在天津的医院里,对于孟小冬与梅兰芳的结合,采取一贯的宽容态度;二夫人福芝芳正值当令,对于梅兰芳的“外室”孟小冬,开始是不闻不问,可是,在1930年梅雨田夫人病故,梅家大办丧事,孟小冬提出要去奔丧戴孝(很可能是想借此机会进入梅家,结束不明不白的“外室”的身份)的时候,福芝芳怀揣六甲,身穿重孝,坐镇灵堂,断然拒绝让“是妻是妾,身分不明”的孟小冬进门磕头……福芝芳站在“理”上,左右为难的梅兰芳显然也是不能作主,孟小冬含羞带愧离开梅府之后,大病一场,彻底败北……
梅家卖了房子迁居沪上,也许让孟小冬觉得是挽回了些许面子和尊严。
和任何时代的任何一桩不对等的婚外恋一样,受伤害最多最深的一定是女方,这场刻骨铭心的恋情的阴影一直跟。随着孟小冬,使她经历了22年痛不欲生的生活,绝食自残、谢绝舞台、剪发泄恨、吃斋念佛……多年之后,方才重新于平津献艺,拜师余叔岩,继续她的伶人生涯。对于婚姻心灰意冷的她,最后走到了屈从杜月笙这一步,1949年她42岁了,才与63岁、已经病入膏肓的杜月笙补结婚礼,拥有了一个“名分”。
梅兰芳1961年亡故于北京,孟小冬1977年病逝于台北,带走了他们不为人知的内心感受和人世沧桑……
本文摘自《
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
》
么书仪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定价:45.OO元
来源:《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