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大规模定制模式的建立——《再造竞争优势》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大规模定制模式的建立——《再造竞争优势》
2002-11-01 10:14:18 来源:
如果不出现市场细分,规模经济带来的低价位和大规模生产过程带来的成本优势是不可战胜的。如果在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低价格,他们将更会成功。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只能回到手工生产的管理模式。然而,手工生产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的要求将使其成本太高。新的大规模定制模式则是要将“大规模”与“定制”这两个长期竞争的模式进行有效结合,做到以大规模生产的价格实现产品多样化和个性化定制。
在大规模生产模式中,低成本主要是通过规模经济实现的——通过高产量和生产过程的高效率降低产品和服务的单位成本。而大规模定制模式则是以产品组件标准化为基础,通过创建客户选择窗,实现与客户的双向互动来准确描述和归并客户需求;通过任务外包与协同、柔性制造、组件装配等手段快速形成多样化产品;通过内外部协同研发设计缩短新产品上市时间;通过社会化第三方物流体系实现高效物流配送与即时交付,最终实现快速响应客户个性化需求的目标。在大规模定制模式中,非常重要的是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信息在企业供应链各环节快速、即时地交换与共享,以便对客户需求做出快速响应。此外,通过清除供应链各环节的库存实现低成本和企业利润最大化也是大规模定制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大规模生产模式的逻辑是:低价格导致较高的销售量,高销售量导致高产量,高产量导致低成本,低成本返回来又可得到低价格,如此循环往复。大规模定制的先驱们发现了一种新的逻辑,这种逻辑更能适应不再保持稳定性和控制力的世界。按这种逻辑,那些充分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的公司将会获得更高的销售额。较高的利润和对客户需求的更充分理解使公司可以提供更多的多样化和定制化产品,这会导致市场的进一步分割。由于在多样化和定制化方面比竞争对手有显著的优势,市场细分使这些公司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综合以上各方面内容,我们给出大规模定制模式的五个重要特征。
与客户需求保持一致。
客户选择驱动企业供应链中的研发设计、采购、生产与交货活动。企业针对不同的客户细分市场定制产品与服务;客户指挥企业供应链运作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协同与合作。
供应商、生产车间、物流商和客户构成企业全程供应链;每一种活动都被委派给能最有效完成任务的合作伙伴;因为协同、合作以及广泛的信息沟通、交流与共享,使得全程供应链能高效即时地交付产品。
敏捷灵活。
对需求变化、新产品上市、快速增长或供应商体系再造的响应,都是通过敏捷的生产、分销和信息系统设计来保证的。地域性或组织边界的限制被减少或消除;营运资金减少,流程时间和步骤被压缩;在实体或虚拟的全程供应链中,每项工作都具有柔性。
快速流动。
订单一交货循环迅速,并压缩了循环时间。可靠而且方便地快速交货意味着能准时、完整地将订货送到客户的工厂、办公室甚至家中;时间按小时或天度量,而不是按周或按月度量。同时,它还意味着极大地降低了全程供应链各环节的库存。
数字化。
基于IT技术实现企业全面信息化,是大规模定制的核心。数字信息通道连接和协调企业、客户、供应商和物流商的种种活动。基于规则,按事件驱动的工具代替了许多经营决策,即时全面的信息分析能迅速提供决策方案。
总之,这五个特征构成了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与众不同的业务模式。再加上正确的远景规划、战略实施和领导能力、高效率的组织与执行,企业便拥有了一台能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强有力的引擎。
摘自《
再造竞争优势
》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