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珠江文化开山之作——读司徒尚纪《珠江传》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珠江文化开山之作——读司徒尚纪《珠江传》
2002-11-12 15:58:19 来源:
过去,每当人们谈起中华文化,多以黄河、长江文化为主体和代表,这固然无可厚非,但有欠全面和公允。实际上,中华文化是多元的,由各流域文化、地域文化组成。对此,史学大师、复旦大学谭其骧教授曾指出:“中国文化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化,时代的差异、地区的差异,远远超过中国文化的统一性”,“中国文化有地区性,不能不问地区笼统地谈中国文化”。正因为如此,近20年来,在风靡全国的“文化热”中,地域文化研究成为中国文化史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以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域文化”丛书24种最为引人注目,该丛书较为全面、集中地层现了中国各区域的不同文化面貌。
2001年初,由河北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的“
大江大河传记
”丛书作为流域历史文化作品之嚆矢,很快就得到读者的青睐,《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和中央电视台等传媒作过报道和作者专访,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在这套丛书中,有一部是以珠江历史文化为写作对象的,此即广州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司徒尚纪教授所著的《
珠江传
》。该书以传记形式,把珠江作为一位历史巨人,一位养育珠江两岸各族人民的伟大母亲,介绍她创造珠江文化的艰辛历程和巨大贡献;写出了珠江幼稚可爱的童年、壮丽多彩的青年和成熟骄人的壮年。在作者笔下,我们可饱览珠江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铁与血的斗争、欢乐与苦难、创伤与呐喊,以及珠江文化发展独特的心路历程和光辉灿烂的前景。这里面有恐龙时代的珠江原野,珠江流进文明的门槛,中原文化多次南下,汉文化成为珠江文化脊梁,珠江文化成熟上岸,中西文化交汇的浪潮,改革开放下珠江风正一帆悬,以及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对珠江环境破坏所敲响的警钟。它既是珠江的自然史,更是珠江文化的历史,融时间空间、自然人文于一体,可以说是关于珠江自然史和文化史的“百科全书”。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第一次将珠江文化提到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提出珠江也是中华文化的摇篮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不能不说是对传统观念的一个挑战,也是文化历史研究的一次突破。有论者在划分中国风俗文化区时,将岭南地区划入长江流域风俗文化区,这是有失偏颇的。因为珠江是我国最大的热带亚热带河流,流经滇、黔、桂、湘、粤、赣、港、澳八个省和地区,流域面积40多万平方公里,养育汉、壮等民族1.8亿人口,在热带南方,没有哪一条河流能与珠江相比。珠江流域文化遗址众多,是我国出土古人类化石最多的地区。约在14.8万年前,封开“洞中岩人”就揭开了珠江旧石器文化的第一页。虽然由于珠江流域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多,河湖水区广,在古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条件下,其发展曾经滞后于中原地区,但自秦汉将这里纳入中原王朝版图后,随着历史不断发展和地区的逐渐开发,由自然条件造成的劣势已不知不觉地转化为优势。珠江历史文化代有辉煌,到了近现代,珠江更得风气之先,大胆吸收西方文化,使之融合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也使珠江文化向海外延伸并不断进行交流,使得珠江文化成为时代的先进文化,抚育了一个从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等的站在时代前列、叱咤风云的文化精英群体,他们在变革中国社会、推动中国历史前进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改革开放以采,珠江文化经过蜕变与新生,已成为高位势能文化,正以崭新姿态和装束,辐射全国,为中外刮目相看。
珠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是不能被忽视的,就像不能忽视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作者站在这样一个历史制高点上俯视珠江文化,不但珠江文化的地位一清二楚,其文化风格也一览无遗。我们看到珠江襟怀宽广,融合百族,她的文化是兼容的。珠江流域海岸线长,对外开放的环境使该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某种对外交流。古人文献《吴时外国传》就记载了孙吴政权的官员出使及记传南海诸国的状况。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州更是历二千年而不衰的我国最主要的乃至惟一的对外通商口岸。珠江儿女早就假道海上丝绸之路,走上与世界商贸之路,她的文化是重商,也是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过去有人说岭南是“南蛮”、“蛮夷之地”、“瘴疠之乡”,这种情况唐代以前尚存,但宋元已大为改观,明清岭南已跻身全国先进地区行列。尤其在晚清,这里是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中国的首途之区,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基地。改革开放后,广东崛起为经济强省,全国首富地区之一,也带动了珠江流域其他省区的经济发展。港澳的回归,更使这个地区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地区之一。有人戏言,20世纪初是军事北伐,八九十年代是经济北伐,接下来就该是文化北伐了(这个进程其实已经开始了)。珠江文化在我国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中山大学黄伟宗教授还提出“跟上世界文化时代,开启珠江文化工程”的倡议,并组织珠江文化研究会,得到热烈响应。
为江河立传,这是一个崭新的题材。在国外,仅有德国人路德维系(Ludwing,E)著《尼罗河传》,20世纪30年代被翻译成中文,在我国曾风行一时。在我国,以流域为研究对象的极少,仅见侯仁之等编《黄河传》、李学勤等主编《长江文化传》等少数著作。《珠江传》与《黄河传》、《长江传》等一样,都是我国江河传记的处女作。她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地理或历史书,也不是旅游指南,而是一部融地质、地理、历史、民族、民俗、文化、考古、文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区域历史文化著作。作者生于斯,长于斯,且浸淫岭南史地数十年,自然对这块养他育他的土地充满深情。作者以蘸满激情的大手笔,娴熟的语言艺术,娓娓道来,把珠江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和盘托出,使人爱不释手,非一气读完不可。原中山大学,副校长张荣芳教授以《热情撼山河,流笔写春秋》,作家谭元亨以《寻找珠江的文化品格》,诗人、作家洪三泰以《母爱万古流》,历史学家黄启臣教授以《一部创新的历史地理著作》撰文,对《珠江传》加以推介。洪三泰文章称作者有“诗人的气度使珠江灵动、哲人的思想使珠江智慧、科学家的作风使珠江厚实”,这实不为过。
在北京的丛书首发式上,在昆明的全国书市上,从全国各大城市书城反馈的情况,都充分显示《珠江传》(当然包括整套丛书)是成功的。它已赢得千万读者的心。相信那些未读过它的人,也将会有同感。以上只是对《珠江传》的一些读后感,不敢妄称评论。
来源《大学出版》2002/3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