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学人相聚,如坐春风《天与人——儒学走向世界的前瞻》北京大学出版社 - 编辑荐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编辑荐书
学人相聚,如坐春风《天与人——儒学走向世界的前瞻》北京大学出版社
薛晓源
2011-03-21 16:18:44 来源: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天与人——儒学走向世界的前瞻
》
订购
作者:
杜维明,范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定价:65.00元
作者简介
杜维明 美籍华人学者,哈佛大学教授,第三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把儒学看成是“哲学的人类学”、“宗教哲学”,试图从文化认同的意义上说明儒家传统的历史和价值。
范曾 画家、诗人,南开大学终身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他近日启动“国学开讲”计划,以儒、释、道三家的经典为纲,纵论3000年国学经典,剖析当下众人之惑。
内容指数
两个世界级的学者以他们的聪明睿智和他们的学识展开了聪明的对话。这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也是一种创举。不难想象期间会碰撞出夺目的火花,也不难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现实意义。
学术指数
杜维明先生认为:这是一个不同文明对话的时代,是一个王阳明心学重倡的时代,是一个心学的时代。范曾先生认为中国儒学作为审美对象,有极大的存在价值。本书记录了二人就儒家思想的历史作用、思想特征、未来走向进行深入的探讨的对话过程,指出心学时代的来临将会带来儒学思维穿透历史、人心、社会的境界。
购买指数
如果你是一个国学迷,如果你喜欢杜维明,如果你喜欢范曾,如果你想在儒学和艺术的海洋里徜徉一番,那么把这本《天与人——儒学走向世界的前瞻》带回家,你一定会读得心满意足。
2009年12月10日~11日,哈佛大学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先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当代著名书画家、诗人范曾先生携手登临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就“天与人——儒学走向世界的前瞻”这一主题展开了三次对话,系统探讨了儒学在当代世界的价值与意义。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和北京电视台联合主办。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致开幕辞,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洪教授、南通大学副校长周建忠教授莅临并高度评价,楼宇烈、万俊人、陈来、刘东、董强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近百名著名学者教授出席,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近千名学生同堂聆听,并积极参与了该主题的探讨。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摄制组全程录制整个对话过程,并于2010年2月8日至2月12日每天上午11点,在北京卫视频道连续播放《天与人——儒学走向世界的前瞻》的国学巅峰对话。对话引起了知识界和观众的普遍关注,应广大观众的强烈要求,北京卫视又进行了重播。《北京大学学报》于2010年第2期以“本报特刊”栏目头篇发表了杜维明与范曾先生的首次对话;中央党校《学习时报》以“范曾与新儒学代表杜维明对话‘中国艺术精神’”为标题,发表两位先生对话的精彩片段,很多媒体纷纷转载,一时间“儒学走向世界”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人们盛赞这场对话是一场大儒的对话、是一场文化的盛会、是一场精美的思想盛宴;通过两位先生的对话,使我们能“望孔子之门墙”,进而登堂入室,观瞻儒学“宫阙之美”;真乃重赴杏坛,如坐春风。
学界高度关注这次高层次对话,有学者评论道:杜维明、范曾先生“和而不同”的对话展现了儒家从孔夫子到王阳明思想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中国形上学博大辉煌的传统,从历史的迷雾中走向光明,从学术的崇山峻岭探求世界的走向。既有“来吾导夫先路”的睿智,又有质朴谦逊的学术态度,五色斑斓令人目不暇接,单纯清华使人心境豁朗。谈锋涉及东西方哲学大师,不欲分其轩轾,而为掇其菁华;哲人的遐思与诗意的裁判:落霞孤鹜齐飞;历史的胜迹与当下的现实:秋水长天一色。大哉,其论也!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生活儒学的妙悟 《生活的儒学》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0.02.01 11:28:12)
《生活的儒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11.06 8:52:28)
给第四代新儒家提个醒——我再版60年前旧作《中国的儒学统治》(人大社)之因由 (2008.07.18 9:35:18)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