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和合学:一种观照人类命运和文化的战略构想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和合学:一种观照人类命运和文化的战略构想
王杰
2002-12-11 16:25:19  来源:  
 
  
《中国和合文化导论》  张立文著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2000年在会见香港各界人士时指出,“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提倡‘和合’,强调团结。”他还指出,当今中国要发展、要振兴,必须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特别要提倡“和合”,强调团结。……惟团结才能稳定,惟团结稳定才能发展稳定。那么,和合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学问,它为何会引起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和合的民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中,蕴藏着丰富的和合思想资源。作者认为,“和合”是中国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它纵贯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全过程,积淀于各个时代的各家各派思想文化之中,因此,它体现着中国思想文化的首要价值和精髓,也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最完善最富生命力的体现形式。作者还进而提出和阐明了和合五义与和合学五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了和合学研究的对象、范围、方法、规范,将和合作为一门单独学科来研究。

 通过对和合、和合五义的阐释,作者还进一步指出,和合学是包括诸子系统的巨系统的文化结构,具有体、用两方面的内容。就体而言,其体系结构的路径是地、人、天或天、人、地,可以由下而上,也可以由上而下,它是天上地下的宇宙空间次序。就用而言,是使体的和合学转换为用的和合学,使和合学理论原理进入生存世界、意义世界和可能世界的各个层面。作者根据和合学原理的“八维”和合,构想并提出了和合学8类新学科分类系统,并以此8类新学科来分析论证和合学之用。

 作者关于和合学及其理论体系的提出与建构,不仅是对源远流长的中华和合思想文化的本质概括或提升,而且适应了时代形势的发展和文化理论自身发展的要求,因而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自有人类历史以来,人类面临诸多共同的冲突和挑战。作者将这些冲突和挑战,概括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以及不同文明间的5大冲突。这5大冲突关系着人类在21世纪的生存和发展。作者站在21世纪文化战略的高度,为化解现代人类面临的这5大冲突,依据和合学的理论,提出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的5大文化原理,呼吁共存共荣,多元互补,以开放的心态,接纳自然、社会、人生、心灵、文明,按其自身的特性存在和发展;强调人对自然、社会、他人的责任意识和爱人爱物的仁爱精神,认为人类只有把一切关系都建立在“爱”的根基上,才能化解冲突,实现和合,不断获得提升。宽容和爱是人类文明的两大基石。没有宽容,就没有合作,就没有多样性;没有爱,就只有仇恨和破坏。人类要进一步文明和发展,就应有更多的宽容和爱。而宽容和爱正是和合学的核心精神。作者提出的和合学的5大文化原理,既触及到人类文明的内核,又具有现实针对性。已经过去的20世纪是冲突的世纪,刚刚来的21世纪应该是和合的世纪。预计它将对人类合理地、道德地、审美地化解5大冲突发挥积极的作用。

 和合学理论凝结着历史的智慧,蕴涵着20世纪人类的痛苦教训,洋溢着强烈的时代精神,无疑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和合学是对时代的呼唤和挑战作出的回应,更是人类走向21世纪的战略思维和文化构想。

 其一,立足于民族文化的世界性发展,把握人类文化冲突、融合的历史趋势。

 由来已久的“中西之辩”,尽管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争论,但是至今仍辩而不明,论而不决。和合学以中华民族文化世界化发展为空间性的战略基点,力求通过对各民族文化的人文精神的和合诠释,把握人类文化历史性冲突、融合的理路、脉络和取向。

 其二,立足现代文化,促成传统文化的创新和转换。

 和合学对21世纪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发展前景的战略预测,既是和合学原理合乎逻辑规则的实践运用,又是和合人文精神合乎价值准则的理论选择。它的主题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人文和合精神;光大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的人学与和合理想。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