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光江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是厦门大学出版社的欧光江,我和王兆勇同志一样,也是代办站的“老人”。我自2000年进入出版社起,先后从事发行、代办站、社长助理、营销中心主任等工作。在不同岗位的历练,让我对高校图书代办站业务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非常荣幸能在此与大家深入探讨。
正如前面两位老师所言,当前高校图书代办站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学生自主购书比例有所下降。以福建省为例,自1999年放开学生自主购书起,厦门大学的教材销售码洋从近500万元降至如今不到200万元。目前,福建省高等院校教材自主订购已放开50%,本科院校已全面放开,仅有10多所民办院校尚未完全放开,这是整个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前面两位老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解决思路。今天,我想从代办站角度出发,谈谈在竞争中,我们代办站的优势,以及如何提升学校对我们的认同感。接下来,我将结合厦门大学出版社高校图书代办站的工作经验,从三个大的方面与大家做具体分享。
首先,深度参与学校教材建设工作,提升学校认同感。以厦门大学出版社高校图书代办站为例,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加强社站合作,出版社各部门全力支持代办站的发展;二是精心组织开展高校教材巡展活动,确保各项环节落实到位;三是做好配套教材宣讲工作,从三个层面发力:第一,凭借出版社的专业视角,为老师提供出版规范化指导及申报规划建议,第二,顺应数字化教材的发展趋势,开展数字教材宣讲活动,第三,聚焦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助力中职、高职等应用型院校实现校企合作,这是我们相较于其他机构的核心优势;四是,作为学校教材科的一部分,我们在教材选用和管理方面也具有独特优势,通过深度参与学校教材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了与学校的联系。
其次,代办站要实现数据的驱动与精准营销。我们要深入了解产品特性,精准把握学校的实际条件和需求,把最合适的教学资源推荐给学校,做到有的放矢。
最后,代办站要加强与学校的项目合作。以数字教材出版项目为例,我们与下游书商积极开展合作,联动上游出版社,开展多维度合作。目前,我们已经与11所学校在数字教材建设方面达成广泛合作,涵盖教师课程培训、规划教材孵化等具体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以上是厦门大学出版社高校图书代办站的一些经验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也期待各位同仁分享更多宝贵经验,共同探索高校图书代办站发展的新路径。
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代办站工作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