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编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The Annals of Chinese Scholarship 梅新林 俞樟华/ 主编 《编年》的编撰年限,起于三皇五帝,终于清宣统三年。从人伦起处即是始祖的传说时代,一直延续到古代中国帝制的终结。 《编年》综合吸取历代史书与各种学术编年之长而加以融通之,率先创制一种新的编纂体例,即主要由学术背景、学术活动、学术成果、学者生卒四大栏目所构成,同时在各栏目适当处加按语,另外再在每年右边重点记载外国重大学术事件,以裨中外相互参照,合之为六大版块。 编纂一部完整的《中国学术编年》一直是中国学术界所期待的。由梅新林教授主持、数十位专家学者历时十余年共同完成的《中国学术编年》填补了这一空白。 《中国学术编年》具有自己独特而鲜明的学术追求,其特点有四:
一、注意揭示中国学术史的宏观发展演变历程,在通观这一演变历程中把握各代学术盛衰规律。 二、始终把握、凸显中国学术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学术流派的源起、形成、鼎盛及至解体历程,使得各种学术流派的兴替规律得以提炼。 本书是迄今为止学术界首次以编年的形式对中国历代学术发展史的系统梳理,是一部力图站在21世纪新的学术制高点上全面综合与总结以往学术成果的集成性之作,同时也是一部兼具研究与检索双重功能的大型工具书。《中国学术编年》的出版能对21世纪国学的研究与复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本书特别注重历朝历代各种学术群体的区域流向、位移、传承关系,以见学术中心的迁移规律,这是极有特色和眼界的一个研究方式。 四、本书也注重中外学术的冲突、交流与融合历程,以见跨文化的学术传承规律。
分卷和署名作者依次为: (1)先秦卷(陈年福、叶志衡) (2)汉代卷(宋清秀、包礼祥、曾礼军) (3)三国两晋卷(王德华) (4)南北朝卷(林家骊) (5)隋唐五代卷(陈国灿) (6)宋代卷(俞樟华) (7)元代卷(邱江宁) (8)明代卷(上、下册)(陈玉兰、胡吉省) (9)清代卷(上、中、下册)(俞樟华、毛策、姚成荣)
ISBN书号
名称
单价
978-7-5617-9383-1/G.5607
中国学术编年 隋唐五代卷
280
978-7-5617-9384-8/G.5608
中国学术编年 元代卷
180
978-7-5617-9392-3/G.5615
中国学术编年 清代卷(上中下)
690
978-7-5617-9467-8/G.5566
中国学术编年 明代卷(上下)
480
978-7-5617-9468-5/G.5567
中国学术编年 三国两晋卷
978-7-5617-9482-1/G.5577
中国学术编年 先秦卷
978-7-5617-9512-5/G.5594
中国学术编年 两汉卷
978-7-5617-9588-0/G.5637
中国学术编年 南北朝卷
978-7-5617-7577-6/G.4392
中国学术编年 宋代卷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