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科学出版社“2014中国科学院科学与社会系列报告”在两会之后隆重发布 - 书讯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讯
科学出版社“2014中国科学院科学与社会系列报告”在两会之后隆重发布
---《科学发展报告》、《高技术发展报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2014-03-17 14:49:23  来源:科学出版社 
 

  秉承“面向决策 面向公众 走近科学”的宗旨,中国科学院于2014年两会之后隆重发布“2014中国科学院科学与社会系列报告”,这个系列报告已连续出版17周年。

  中国科学院作为我国科学技术最高学术机构和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的综合研究中心,作为国家科学技术思想库,一方面通过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追赶世界科技的先进水平,推进区域创新,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科学思想库的建设,大力传播最新的科技知识和先进文化,为提高全民科技素养,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中国科学院通过“科学与社会系列报告”的编撰和出版,向公众及时传播最新的科学技术进展,分析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为提高我国公众的科技素养,提供科技知识的支撑。

  17年来,系列报告面向决策层、管理层和社会公众,组织全国各个领域的专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综述我国世界科学技术的进展与发展趋势,评述科技前沿与重大科技问题,分析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深刻影响,介绍国内外的科技政策与发展战略,并就如何推动我国的科技进步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战略思考和政策建议,为公众系统全面了解最新的科技进展、了解我国和世界科技发展、了解我国资源、环境、能源、区域发展状况、了解科技进步对社会的广泛深入影响,提供了权威性的数据、资料和见解。同时,也为各级政府和人大的科学决策,提供了翔实、准确的科学依据,对于推进我国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系列报告17年来已发行了50多万册,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2007年“两会”期间,恰逢这个系列报告出版十周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两会”特写栏目以“一套送了十年的书”为题对这个系列报告进行了特别报道。“两会”代表对这个系列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科学发展报告》

  《科学发展报告》从1997年至今已经连续发布了17卷,主要综述过去一年来世界科学进展与发展趋势,评述科学前沿与重大科学问题,报道我国科学家所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介绍科学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向国家提出有关中国科学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建议,为高层科学决策提供参考。该报告被人们称为“我国唯一的年度科学总览”。报告采用了课题运作、专家指导、多方合作、多级审查的运行方式,选题均经过专家的研究与讨论。认真的调查研究、高水平的专家队伍、严谨的写作态度、严格的审稿制度保证了本报告内容的科学性、前沿性和权威性。

  《2014科学发展报告》是一本内容十分丰富的报告,全书包括54篇文章,约44万字。该报告视野开阔,既从不同的角度向人们展示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绚丽多彩的画面,又有科学家们就如何以科技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瓶颈问题的真知灼见。该报告充满着科学思想和理念,体现着科学家们对科学发展规律、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能够给人以许多认识上的启迪。报告中的选题均经过缜密的研究与讨论,并在征求专家的意见后确定。全书作者多为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一流专家、学者。他们之中既有在各学科领域享有很高学术地位的院士、资深科学家,又有目前活跃在科学前沿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或骨干。有关部分诸如中国科学的发展概况、科技战略与政策则由专门的科研管理研究人员或政府主管部门的专家撰写。

    《2014科学发展报告》要点提示:

  描绘最新科学进展,透析科学前沿问题,评述诺贝尔科学奖,盘点公众关注热点,众多院士建言献策,科学应对发展难题。2014年的报告重点专题有:①立足未来10~15年的发展图景,提出我国科技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国家的创新发展做好充分准备。②针对科技体制改革等国家重要科技战略,提出关于加强科教结合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介绍国家财政科技资金分配与使用情况,以及未来10年我国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部署情况。③中国科学家具有代表性的成果频出,如北京谱仪实验国际合作组发现Zc(3900)新粒子、首次在实验中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单分子化学识别取得重大突破、H7N9禽流感病毒研究取得突破、全颌鱼研究改写有颌脊椎动物早期演化历史等。④著名科学家就科学引领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与治理对策、加强国家药品应急信息化建设等提出政策与建议。⑤针对公众关注的科学热点,权威科学家对我国大气灰霾成因及控制、页岩气的勘探开发现状及利用前景、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的关系等进行系统介绍。

  二、《高技术发展报告》

  《高技术发展报告》是中国科学院面向决策人员、面向公众的系列年度报告之一,每年聚焦一个主题,4年一个周期。2000年以来,《高技术发展报告》已陆续发行15卷,分别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与能源技术”、“航空、航天与海洋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题,系统回顾我国近年来高技术各领域发展历程,介绍国内外高技术研究前沿热点与新进展、高技术产业化前景、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多角度地探讨高技术对社会的深刻影响,并辟专栏,反映中国科技精英对于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见解。

  《2014高技术发展报告》有序言及“2013年高技术发展综述”、“材料技术新进展”、“能源技术新进展”、“材料和能源技术产业化”、“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与创新能力评价”、“高技术与社会”和“专家论坛”等7章内容,共收录论文44篇。参与撰写的作者多为国内一流专家学者,其中有4位院士,其余为活跃在科研一线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科技政策研究专家。

   《2014高技术发展报告》要点提示:①裸视3D时代即将来临,信息安全成为研发热点;②人造器官开发步伐加快,慢性疾病防治成果丰硕;③石墨烯应用展现超凡前景,高分子材料取得系列突破;④主力能源朝清洁方向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发热度不减;⑤ 空间探测拓展人类活动范围,深海油气开发进程明显加快;⑥3D打印渗透多个制造领域,快速节能成为轨道交通重心。

    三、《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1999年以来,《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已经连续发布16卷。1999~2013年前15个报告的主题分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可持续能力的资产负债分析、中国现代化研究、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水治理与创新、政策回顾与展望、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绿色发展与创新、实现绿色的经济转型、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未来10年的生态文明之路。

  《201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以“创建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为主题,围绕解读和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分析当前环境与发展的国内外背景,总结已经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实践的经验和存在问题,通过未来情景分析及政策效果预估,对今后的发展阶段做出科学判断,据此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系、实现路径及配套政策,重点探讨了制度安排的重大任务,特别是立法保障、制度创新、管理体制改革和治理结构重组,为循序渐进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报告利用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和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分别对全国和各地区1995年以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2000年之后的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估和分析。报告对于各级决策部门、行政部门、立法部门,有关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咨询机构、以及社会公众,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

  《201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要点提示:①转型期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能急于求成;②我国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的路径依赖性;③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的建设方向;④创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优先领域和对策;⑤权威发布2013年中国各省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排名。

    相关链接:
    科学出版社《201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科学出版社《2014科学发展报告》
    中国科学院发布《2014高技术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出版




  来源:科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中国科学院发布《2014高技术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出版 (2014.03.17 14:28:45)
  • 研读《钱学森文集》 探究“钱学森之问”--上海交大社《钱学森文集(1938~1956海外学术文献)》(中、英文版)出版座谈会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举行 (2011.12.05 8:57:02)
  • 六审六校大师经典——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钱学森文集(1938~1956海外学术文献)》(中、英文版)出版座谈会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举行 (2011.12.01 17:16:01)
  • 灰砖楼走出了共和国第一代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中关村回忆》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在中国科学院举行 (2011.09.23 15:05:52)
  • 2011中国科学院科学与社会系列报告在两会前正式发布 (2011.03.16 9:56:07)
  • 江西高校出版社《国家荣誉》为中国科学院成立60周年献礼  (2009.11.12 12:18:33)
  • 面对灾难,寻找“护身符”——科学出版社隆重推出《全民防灾应急手册》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5•12心理援助丛书》  (2009.05.13 15:34:39)
  •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